第二章 半闕詞(1 / 2)

朱爾旦想到這裏,忽然憶起自己這具前身的過往。似乎做過的一些事情現在回想起來讓他都覺得有些丟臉。

“都是些什麼事兒啊!這個朱爾旦簡直就是二愣子、缺心眼、大傻帽!”

可是他這個人平生最討厭爽約,既然已經答應下來的事,哪怕是他這個前身答應的,自己恐怕也要去背這個鍋了。

關鍵背的還不隻是鍋,呆會兒還要去背一個什麼十王殿的綠臉判官,這不是有病嗎?但如果說過的話沒有做到,那麼明日必定會受到嘲諷。

朱爾旦坐在椅子上直歎氣,而一旁的朱柯氏卻問道:“相公,別歎氣了,你餓了吧,我給你拿吃食來。”

朱爾旦感覺自己確實肚子已空,這才把注意力轉移了一些。不過他確實好奇,自己這個普通百姓家,天天究竟吃什麼?

不多會兒,朱柯氏便端了一個竹製的食盒進來了。隻見她手腳麻利的把幾個盤碗碼在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又擱上一雙竹筷。.

朱爾旦湊近拿眼一瞧,看見桌上有一碗白果米粥,一碗不知是雞塊還是鴨塊,卻混合著金針木耳的燉菜,還有兩小碟菜蔬。另外一個碗裏還乘著兩個冒著熱氣的胖番薯。不禁暗想:“也許我穿過來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盛世吧,普通民眾之家的一頓午餐就有白粥和肉、菜。哪怕與後世相比也不差太多了,真是萬幸萬幸。”

自己沒有穿到人命如草芥的亂世,這可是天大的幸運。因為有一句話這麼說嘛:“寧為太平犬,不做亂離人。”朱曉明非常自信的認為自己身上沒有什麼“王八之氣”,那麼成王敗寇之類的事想想就算了。還是好好做一個太平盛世的老百姓,混吃等死就行了。

當然,如果能把日子過得更好一些,誰不希望呢?

片刻,他注意到飯食裏有番薯不禁心裏一動,因為他知道這種東西在他那個位麵是在明朝中期才引入中國的。那麼現在自己所處的這個位麵如果同那個位麵有些類似的話,也許文明程度和明朝也差不太多吧。

這時他的肚子真是餓了,於是就開吃了起來。朱爾旦可沒有食不語的習慣,所以在吃飯過程中,他便和娘子朱柯氏隨便閑聊了幾句。

原來,朱爾旦與妻成親方才二年,娘家姓柯,同是陵陽鎮人。家裏除了爹娘外還有一個兄長。兄長名少陽,在鎮上行商。

娘子就像封建社會裏的所有女性一樣,按理說她本身是不做工的,全靠夫家養活。不過話也不能這麼說,娘子在他家幹的活要比自己這個窮酸秀才幹的多多了。平時縫縫補補燒菜做飯自不必說,還要服侍丈夫孝敬公爹,除此之外不忙的時候還會去坊市的成衣店找一些有償的小活兒來貼補家用。

正吃著,忽然他卻想到了什麼,不禁抬頭問道:“娘子,你為何不跟我一起用飯呀?”

朱柯氏笑道:“我吃過了啦,你下學晚,這是給你留的。”說完心裏不禁一暖,這個笨相公今天居然還能為我著想。

不多時,朱爾旦便吃完了午飯。朱柯氏利索的收拾完還不忘提醒道:“相公,休息一會兒就溫書吧,晚上老爺回來問了文章答不出來,相公又要挨罵喲。”

朱爾旦心裏苦笑不得,隻好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不一會兒朱柯氏過來又將一壺茶水擺上桌案,便回到灶台那裏繼續打轉了。

看她出了門,朱爾旦卻暗暗歎了口氣。心想就自己原來這個榆木腦袋,指望他考功名是根本沒戲的。記憶中,那文章做的糊裏糊塗,完全牛頭不對馬嘴。

在書房裏無聊的呆了一下午,四書五經這東西實在勾不起他的讀書欲望。隻能拿起毛筆在案上練字。前身朱爾旦就有些書法底子,雖然文章狗屁不通,但字寫的倒是不錯。一看就是家教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