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也沒準備用純棉布,不是怕貴,主要是純棉沒有化纖的結實。在這個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年代,結實耐磨的化纖布才是比較合適的。
為了迎合現在人們的喜好,悠悠決定用加厚的薄毛呢格子布。布料雖然叫薄毛呢,其實和毛料不沾邊,就是厚度和薄毛料差不多,比現在的線呢布厚點。
現在的衣服一般不加裏子,隻有冬天的毛呢大衣才掛裏子,價格也相當貴,一件衣服得上百元,一般人可穿不起,大多數人穿的是棉衣。
不加裏子的衣服加工費便宜,一件上衣的加工費是五毛錢,褲子三毛。
後世大批量的機器加工,費用也不算高。悠悠看中的短風衣加工費也就五元錢。
這樣,衣料和加工費加在一起,成本也不到十元錢,還是挺合適的。
現在,人們做件線呢的上衣,薄線呢六毛八一尺,厚點的八毛一尺,還得一尺布票,光布料就得五六塊錢,還不算布票。
悠悠選的短風衣用了七個大的有機玻璃扣,一個五毛,七個三塊五。雖然好多人舍不得買這麼貴的扣子,但悠悠核算成本必須加上。
按現在的物價,悠悠的短風衣成本價就得十二塊錢。八尺厚線呢布六塊四,布票黑市價是二毛一尺,八尺就是一塊六,加上三塊五的扣子,五毛手工費。
選好了上衣,再找褲子,還是在休閑款裏找,悠悠說什麼也不看懷舊店鋪的褲子了,那種大褲襠的闊腿褲,真心的讓人喜愛不起來。
各種各樣的休閑褲看花了姥姥的眼睛,褲腿瘦的嫌裹在腿上,褲腿肥的又嫌短,說是得差一大拃(半尺)。姥姥哎,人家那是七分褲。不是嫌包著腚,在不就是嫌褲腰低。哈倫褲腰肥又嫌褲腿瘦,反正是沒有合適的。
找了兩天,終於看好了一款條絨高腰休閑褲。悠悠看了,也挺佩服姥姥的眼光,這款褲子真的挺適合這個年代。
條絨布料是這個年代的高檔布料,布料厚實也結實。顏色鮮豔亮麗,有大紅、紫紅、墨綠、醬色和黑色幾種。價格也較高,九十公分幅寬的條絨一塊二一尺,還得要一尺布票。
一般都是女青年結婚時,婆家給買一身條絨的布料,做了當嫁衣。剩下的小塊布,當作鞋麵,一雙條絨鞋,在這時也是非常高檔的。
這時的條絨布也是純棉的,褪色不說,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得順毛裁,不然,兩條腿顏色不一樣,一條腿亮一條腿暗,顏色也是一個深一個淺,特別難看。
因為不能扣著裁,就比別的布料費布,一身衣服得一丈五尺布,一條褲子也得七尺半布。所以,做條絨衣服剩下的碎布能做幾雙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