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正是這個命令,讓剩下的八萬多魏軍士兵贏得了一陣休息的機會,至少不用每天提心吊膽自己會死在戰場上了。
那天清晨,陽光很好,正是個適合曬太陽的日子,許多魏軍士兵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風景了,他們紛紛在原地躺了下來,享受著太陽帶給自己的溫暖。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戰爭並不會因為一方的情願而停止,正在曬太陽的魏軍士兵們突然聽到了一陣陣號角聲··········
號角聲一傳十,十傳百,立刻就在軍營周圍迎合起來。
在營帳內的拓跋諭起初沒有在意這些號角聲,以為不過是當地的土著的號角聲罷了,但是當他猛然想起少年時和父皇一起參觀北燕軍軍營的事情,整個人瞬間就不好了。
“來人!傳朕的命令!馬上··········”
來不及了,一團青藍色旋風頓時席卷過來,在旋風中,成千上萬支羽箭頓時被發射了出去。
就在那麼一瞬間,在曬太陽的數百魏軍士兵基本全部死亡,其中躺在最前麵的一個魏軍士兵,腦顱上中了一箭,沸熱的血漿頓時飛濺了出去。
南魏軍雖然擅長射箭,但是比起北燕軍的騎射就顯得遜色多了,北燕軍的強弓硬弩不僅威力大,最主要是機動性強,往往是魏軍士兵還沒有瞄準,北燕軍的一支羽箭已經射在了魏軍士兵身上。
而北燕軍似乎對南魏軍的底細很清楚,最先打的就是南魏軍的精銳部隊——弓弩營,弓弩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倉促應戰之下,很多士兵拿著幾支羽箭就出去了,往往是沒射幾支羽箭箭袋裏就空空如也了,這時候一個北燕軍騎兵衝過來,直接一刀就帶走了那魏軍士兵的人頭。
南魏軍全軍陷入了混亂之中,作為帶頭大哥的弓弩營一下子就被北燕軍打殘了建製,這對於其他魏軍部隊來說是個不小的心理打擊,許多魏軍士兵剛剛和北燕軍一交鋒甚至有的部隊還沒有交鋒就不戰自潰,紛紛逃跑或者是跪在北燕軍麵前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再好的將領也於事無補,拓跋諭於是命令道:“集合所有能集合起來的部隊,全部向國內撤退,我們放棄萍城,退守粵地!”
秦軍行軍途中。
“陛下。”曹斐匆匆跟上拓跋詢的戰馬,“前方斥候傳來消息,今晨北燕大軍突然對魏軍發起了大規模進攻,魏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現在已經在拓跋諭陛下的率領下撤回了粵地。”
“籲!”拓跋詢勒住了戰馬,“傳朕聖旨,全軍立刻班師回朝,沒有朕的命令,不得再向東進攻半步,違者斬!”
“是。”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是曹斐還是接受了命令。
萍城之戰最終以秦魏聯軍各自撤回國內而告終,南魏軍在此戰中損失巨大,據一名書記官描述,當時跟著拓跋諭撤回到粵地的士兵,所剩不超過一萬八千人。
此處還有個小插曲,過了一個月後這個書記官又翻案道:“當時我隻記錄了還跟在陛下身邊的士兵,沒有考慮到被打散的士兵,這一個月又陸陸續續回來了近一萬人,大約還會有再回來的人。”
綜上所述,此戰中南魏軍大約損失了六萬多人。
比起南魏軍的巨大損失,一直以龜速前進的西秦軍反倒有了個好下場,除了近千個因為水土不服而病倒的,其他基本上沒有損失,一些一開始吵吵著要找齊軍決戰的胡人將領一看到南魏軍的下場後都不說話了。
但是無論怎麼說,北燕都是此戰最大的贏家,不僅掃出了南方的威脅,還進一步控製了東齊,讓東齊更加依賴於自己強大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