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把李忠信招呼過來商討的這個事情,冉宏圖心中有數,李忠信看到他的這樣一種計劃,應該會同意這樣的一種做法的。
雖然現在中國沒有先進的汽車流水線,機械臂和智能控製這個方麵還沒有趨於成熟,但是,清華大學自動係那邊卻已經是有相當大的把握,那邊已經是說了,他們那邊會派出自動化係的精英人員過來江城這邊,來完成這樣的一種事情。
要知道,如果中國的汽車自動化組裝流水線設計安裝出來,那麼,今後對於國家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冉宏圖記得,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很多資料當中顯示的都是,福特汽車是第一個引入流水線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的企業。
這種規模化生產方式為福特汽車帶了巨大成功,在1912年,是福特汽車利用傳統生產方式生產T型汽車的最後一年,公司共生產了7.86多萬輛汽車,在當時已經算是生產數量相當多的汽車企業了。
可是,到了1913年,福特汽車引入流水線生產模式以後,福特當年生產的汽車數量創紀錄的達到18萬輛,一下子就翻了兩倍還多很多。
等到了1914年,隨著這一係統進一步完善,當年一年的時間,共計有26萬多輛T型汽車駛出福特的流水線生產車間。
而在流水線生產的應用過程中,福特汽車的成本和價格都降低了很多,這個事情也是成為規模化生產的最大好處。
冉宏圖拿到的資料當中顯示,福特的T型車在1908年麵市時,每輛售價是850美元,到1916年,當福特製造了57萬多輛汽車時,每輛價格降至360美元;而到1925年隻賣到240美元一輛。
銆愯鐪燂紝鏈€榪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榪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寵壊澶氾紝.mimiread.瀹夊崜鑻規灉鍧囧彲銆傘€?/p>
當時,一天就能造出9109輛汽車,平均每9秒鍾生產一輛。1927年是T型車輛銷售得最好的一年,即使如此,它的性能仍在不斷改進,價格也在持續降低。流水線裝配汽車,產量急劇增多,價格不斷下降,銷售量也隨著增大。通過規模化,福特汽車的產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潤不斷增長,最終使得福特汽車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
中國現在有沒有汽車流水線?答案是有的。但是,那些汽車組裝的流水線,都是在合資的汽車生產製造商的把控之中,他們要的是利益和利潤,跟中國有屬於自己的高端汽車組裝流水線有著極大的不同。
如果中國能夠研發出來屬於中國自主研發出來的汽車組裝流水線,那麼,今後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就會加快,要知道,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現在已經是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今後汽車的需求數量將會相當高,所以,冉宏圖覺得,必須要有自主研發出來的汽車組裝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