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九百三十八章小年(2 / 2)

從小年開始,家家戶戶開始烀紅小豆,然後開始包豆包,準備過年前後吃。

包豆包,是大人的活,先發麵,做豆餡,那個時候,紅小豆都是農村親戚從農村給捎過來的,紅小豆很多,像李忠信他們家裏麵,一烀紅小豆,就烀一大鐵鍋。

那個時候,李忠信記得很清楚,到小年的時候,他最喜歡的就是等待紅小豆烀好的時候,隻要是紅小豆烀好了,那麼,他就能拿一個大飯勺子,從裏麵挖出來一大坨的紅小豆,然後在紅小豆裏麵加上一些綿白糖,然後大口朵頤。

像李忠信家裏麵是屬於那種包的比較多的,還找鄰居幫忙包。包好了,燒火蒸豆包。

那個時候,主要是找隔壁老王家的人過來幫著包豆包,包好了以後,給老王家拿去一部分,也算是兩家人其樂融融。

那個時候,豆包蒸熟了,放屋外邊凍,還得看著貓,怕貓霍霍。凍好了,放院裏缸裏,用東西蓋嚴壓實。

像李忠信他們這些小孩別愛吃大黃米麵做的凍豆包,拿著凍豆包,啃一口,一個白茬,那都感覺是甜的。

李忠信覺得,小時候過小年,那是十分快樂的一件事情,不但能夠吃到好吃的豆包,還能夠吃到美味的飯菜,家裏麵的人基本上不管他,吃喝玩樂隨他去。

那個時候,一群小孩子會湊在一起玩耍,孩子們都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都是窮歡樂,用自己的方式來過小年。

李忠信還記得小時候,一群孩子會搞來一些高梁杆,從上往下扒出幾條細皮,再把中間的高梁杆瓤子剪斷,僅留一小段,做放焟竹的底坐。

然後把扒開的高梁杆皮崴彎,上頭插進由幾小段高梁杆子瓤子穿成的小圈裏,用紅紙糊上,燈籠就做好了。小焟竹點著後,拎著燈籠跑。有時沒跑幾步,呼的一下,小臘竹就把小紙燈籠燒著了。

像他家裏麵,父親是家具廠的,會給他專門用木頭條子沾成一圈燈籠狀,然後在燈籠的下麵用木板子固定上蠟燭,弄出來的是他們那群孩子當中最漂亮的燈籠。

那個時候李忠信還記得,他拿著父親給他弄的燈籠,帶著楊靜和賈博他們好幾個孩子一起在家門前的大道上瘋玩,一直到蠟燭都燒沒有了,他們才會回家。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小年的印象和想法李忠信都感覺有了巨大的轉變,他愈發地感覺到過小年沒有什麼意思了。

過小年和過大年一共沒有差幾天,小時候他什麼也不用管,什麼也不用愁,可是,現在過小年,很多家裏麵的事情都開始由他處理了,小年要上供的東西需要他去買,小年他們家裏麵要做的飯菜,得李忠信去掂對。

李忠信也是據理力爭地說過,現在他們生活好了,過小年的時候可以去飯店過,但是,他的想法直接就被無情地掐滅了,無論是李尚勇還是王雅清,都不允許他那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