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咱們父母那個時候,隻有沒有工作的人,隻有沒有什麼文化的人,才會去進行做生意,那個時候叫做投機倒把,做那些事情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人。國家在那個時候也是打擊那些人的,可是,就是這部分人,現在都成為了有錢人了。
你和那些個人比起來,你哪一樣也不比他們差啊!你看,我們出生的時候就在城市當中,而且我們還是民政局的子弟家屬,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已經是比很多農民搶占了一定的先機。
按照我的想法呢!你現在差就差一個機遇,現在我這邊有一個不錯的項目,我想去做,但是,這樣的一種生意呢!需要一個老實人,或者說是我信得過的人幫著我來管理。
我思來想去呢!發現你應該是最合適的人,所以呢!我想要和你談一談,看看你能不能幫我一下。”李忠信語重心長地對孫立國說了起來。
對於這樣的一個事情,李忠信直接對孫立國舉例說明了一下,他告訴孫立國,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經商天賦的,在中國,基本上可以說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也就是說,沒有人天生就怎麼怎麼樣,無非就是這些年改革開放了,人們才開始說什麼經商的這個事情。
像他和孫立國都是民政局的家屬,在很多時候,已經是比其他人搶占了一定的先機。
而且李忠信在說這個事情的時候,說的是一種請求的語氣,希望孫立國幫助他一下,把事情說得是相當的委婉,就怕孫立國不答應他的這個請求。
“忠信啊!你要說你信得過我呢!這個事情我不和你強,你要是有需要,讓我們幫你一段時間,一分錢不給我,我也幫你,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做生意的事情,我覺得就算了吧!我自己是啥樣的人,我自己心中有數。”孫立國正色地對李忠信說了起來。
孫立國在這個時候也算是聽明白李忠信的那些個意思了,無非就是想要拉他一下,想要和他搞個什麼生意,到時候他們一起分錢。
孫立國覺得,這樣的一種事情要是按照李忠信的說法做了,那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那個料。
“立國啊!我都說了,你也別先著急拒絕我說的事情,至少你得讓我把話說完了,你聽完了,到時候你有沒有什麼想法,或者說是你覺得實在不行再說,你看怎麼樣?”李忠信淡淡地對孫立國笑著說了起來。
對於孫立國的這種推辭,李忠信並不意外,因為他心中清楚,孫立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性格和秉性在那裏擺著呢!從小看大,小時候孫立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你對他好,他心中有數,對你一百個好。
他從來不想占其他人的便宜,也不想被別人占便宜,是一個認死理的人,要不然的話,現在他也不至於去什麼賓館去燒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