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嗎?現在的買賣這麼多,哪怕是擺個地攤,每天也能夠賺到個百八十元錢的吧!”李忠信皺著眉頭對張奇問了起來。
李忠信覺得,這個時候做生意隨便賣什麼都能夠賺錢,就跟撿錢一樣簡單,這個時候就是擺個地攤一天都隨便能夠賺100多元,不過這個事情得需要貨源什麼的。
為什麼江城新區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會那麼繁榮,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
中國改革開發初期,經濟體製正由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在這個時期,物質逐漸豐富,老百姓消費觀念更大膽,舉國上下正是一派繁榮景像,在此時腦筋稍活絡一些人做商品貿易確實賺了不少錢。
“忠信啊!你說擺個攤隨隨便便賺一百多,那絕對是扯蛋。
我家裏的二姨,在三百貨公司那邊上班,現在商店裏麵的效益不好,她晚上的時候就到中山路和西林路交叉的那個位置去擺攤。
她拿單位倉庫裏麵的貨,賣出去了給單位錢,賣不出去的話,把貨拿回去,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就是這樣,我二姨一天晚上也賺不了幾個錢,好的時候,能賺個三十元二十元的,不好的時候,連三十二十元錢都賺不到。
擺攤那種事情,不但需要有好的位置,還需要有人,沒有人的話,在那邊擺攤是沒有好位置的,而且每天還要交兩元錢的衛生費,要是晚上在夜市位置吃點東西,一天能賺個十幾二十幾元錢就相當不錯了。”張奇對於李忠信說的現在出去擺個攤每天都能賺上百八十元的事情很是不屑,他覺得李忠信說的這個東西有點扯,他的二姨就在三百貨那邊賣床上用品的,把單位的那些個什麼枕頭套了,床單了,都拿出來賣來了,貨物都是那種國營廠家的正規貨物,但是,就是沒有什麼人購買。
以前張奇的媽媽就和張奇說過,說張奇沒什麼事情的話,可以去擺個地攤搞個夜市什麼的,哪怕是不賺錢,就當體驗生活了。
張奇家裏麵的大人和於雷他們這些家裏的大人的想法都差不多,他們之前搞的那個電腦屋賺錢的事情,他們心中知曉,但是,他們總覺得那種東西不是什麼長久之計,要麼給他們幾個人安排到工廠當中學習一些技術,要不然的話,就讓他們做做小生意,做一些正經八百的事情,而不是搞那些個什麼電腦屋什麼的東西。
在歲數大的人眼中,做這樣的一種事情不光是不務正業,更是騙那些個半大孩子的錢,那些孩子手中的錢來之不易,被他們那麼搞到手,怎麼都不是好事情
這個時候的歲數大的人總有這樣的一種想法,隻要是和遊戲沾邊的東西,那基本上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從日本的任天堂的那種遊戲機進入中國之後,小孩子很多人都沉迷於打遊戲,都不知道學習了,所以,他們覺得,電腦屋這個東西也是一樣,對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