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推出的《帝國》是第一款允許32人同時在線的遊戲,這一聯機遊戲模式成為現代即時策略遊戲的標準模式。1975年發布的《奧布裏特》是一款地牢類遊戲,大名鼎鼎的角色扮演遊戲《巫術》係列即源於此。
等到了1978年直至1995年的這段時間,一些專業的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開始涉足網絡遊戲,如A、Interplay、Sierraiive等,都開始試探性地進入過這一新興產業,它們與Prodigy、AOL和puServe等運營商合作,推出了第一批具有普及意義的網絡遊戲。
這個時候的網絡遊戲出現了可持續性的概念,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成年累月地在同一世界內不斷發展,而不像PLATO上的遊戲那樣,隻能在其中扮演一個匆匆過客。
另外,這個時候的網絡遊戲可以跨係統運行,隻要玩家擁有電腦和調製解調器,且硬件兼容,就能連入當時的任何一款網絡遊戲。
這種網絡遊戲的迅速膨脹刺激了網絡服務業的發展,網絡遊戲開始進入收費時代,許多消費者都願意支付高昂的費用來玩網絡遊戲。
從《凱斯邁之島》的每小時12美元到GEnie的每小時6美元,第二代網絡遊戲的主流計費方式是按小時計費,盡管也有過包月計費的特例,但未能形成氣候。
1978年在英國的埃塞克斯大學,羅伊·特魯布肖用DEC-10編寫了世界上第一款MUD遊戲——MUD1,這是一個純文字的多人世界,擁有20個相互連接的房間和10條指令,用戶登錄後可以通過數據庫進行人機交互,或通過聊天係統與其他玩家交流。
特魯布肖離開埃塞克斯大學後,把維護MUD1的工作轉交給了理查德·巴特爾,巴特爾利用特魯布肖開發的MUD專用語言——“MUDDL”繼續改進遊戲,他把房間的數量增加到400個,進一步完善了數據庫和聊天係統,增加了更多的任務,並為每一位玩家製作了計分程序。
1980年埃塞克斯大學與ARPA相連後,來自國外的玩家大幅增加,吞噬了大量係統資源,致使校方不得不限製用戶的登錄時間,以減少DEC-10的負荷。
80年代初,巴特爾出於共享和交流的目的,把MUD1的源代碼和盤托出供同事及其它大學的研究人員參考,於是這套源代碼就被流傳了出去。
到1983年末,ARPA上已經出現了數百份非法拷貝,MUD1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傳開來,並出現了許多新的版本。
這套最古老的MUD係統已被授權給美國最大的在線信息服務機構之一——puServe公司,易名為不列顛傳奇,是運作時間最長的MUD係統。
MUD可以說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多人交互網絡遊戲,它可以保證整個虛擬世界的持續發展。盡管這套係統每天都會重啟若幹次,但重啟後遊戲中的場景、怪物和謎題仍保持不變,這使得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獲得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