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呢!按照現在的醫療水平,劉勇想要再搞體育是不可能的了,這種病最怕的就是高強度的運動,也就是說,劉勇的為國爭光夢已經是破碎了。
李忠信覺得,這個時候最大的阻力並不是劉勇治療好身體上股骨頭壞死的疾病,而是怎麼治療好劉勇心裏上的疾病,讓他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
李忠信搖了搖腦袋,把腦海當中剛才想的那些事情都拋到了腦後,他覺得,這些東西呢!他想多了沒有任何作用,一切還是等看到劉勇以後再說這個事情為好,具體的事情,必須要具體去辦,而不是他坐在家裏麵胡思亂想就能夠解決得了的。
第二天一早,李忠信和往常一樣,起來先是鍛煉了一圈,然後回到家中進行洗漱。
李忠信吃完李阿姨做的早餐,便拿了一些錢,坐著封半山的車,在買了一些水果以後,便直奔劉勇家那邊。
劉勇的家住的地方,離李忠信所住的地方挺遠,因為沒有導航的原因,找了老半天,才算找到地方。
劉勇的家在哈市香坊區第三副食品廠的家屬房,是兩棟八十年的初期建築的六層磚樓。
李忠信看到,這兩棟並排建設起來的樓房,在這個時候已經是顯得很破舊了,窗戶還是那種紅色的鋼窗,基本上都是那種掉漆掉得很厲害的那種。
李忠信下車以後,和封半山按照王洪濤給予他的地址找到了劉勇的家。
劉勇的家很好找,是第一棟樓房三單元一樓靠右手邊位置的那戶,李忠信找到地方以後敲了半天門,卻沒有敲開門。
和劉勇家對麵的鄰居一打聽,原來是劉勇父親帶著劉勇去醫院做檢查去了,中午的時候能夠回來。
聽李忠信說他是劉勇的同學,而且還大包小裹地拎了一堆東西,劉勇家對麵的鄰居讓李忠信和封半山進了他的家中。
通過和劉勇家對麵鄰居的談話,李忠信這才對劉勇家有了深刻的印象。
劉勇的父母都是第三副食品廠的職工,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他們的工作都十分不錯,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是,到了九二年的時候,第三副食品廠的效益出現了快速下滑,沒過多少時間,他們所在的食品廠就倒閉了。
劉勇的父母在廠子倒閉以後,一直沒有什麼好的出路,父親跑去工地做零工,母親則是在一家單位的食堂做飯。
這個時候,供一個大學生已經是很困難了,畢竟他們賺錢賺得不多,而劉勇作為體育生,吃的東西要比其他大學的學生吃的都要好一些,雖然有那麼一些補助,但是,每個月至少也是要有兩百多元錢的花銷。
因為他們家裏麵老人的負擔並不是很重,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夠堅持,但是,劉勇生病以後,家裏的錢明顯就不夠花了,在檢查出來劉勇患上了股骨頭壞死這個病以後,家裏各種借錢,可是,卻是離劉勇的手術費用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