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變遷(2 / 2)

在七十年代,收音機和唱片機開始流行。在當時,收音機都屬於是奢侈品,每台收音機售價20至30元,而當時的月工資也就20多元。

平常休息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打開收音機聽聽新聞,收聽故事,聽一些流行歌曲。

當時最流行的歌曲有、、等。

李忠信在小時候,基本上是聽著小喇叭為你廣播長大和評書長大的。

隨著人們對娛樂生活質量不斷的追求,光靠收音機難以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

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唱片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隻不過當時唱片機很貴,每台要100多元,因此,買唱片機的人並不很多。

進入八十年代初,錄音機和電視進入人們視野,並迅速流行起來。不少農村出現了“萬元戶”,城市裏工人的工資也漲了許多,錄音機走進千家萬戶。

1983年央視首開的春節聯歡晚會,幾乎成為國上下一頓無比豐盛的美味佳肴,從那以後,電視開始走進百姓家庭,李忠信還記得,當時基本上都是黑白電視機,而且十四的居多。

與此同時,錄像也開始出現了,當時人們主要是在電影院看電影。那時候,電影院已經非常普及了,並出現了立體電影院,而且影片也豐富多彩,如當時流行的電影有、、、、等。

從八十年代初期的那種一年難得看上幾回的露天電影,到電影院看電影,再到家裏麵看錄像帶。

從收音機中收聽樣板戲,到錄音機遍地,人們開始唱歌,唱歌的練歌房開始遍地開花;從單純地追求“吃飽飯”,到追求生命質量的生活;從打台球滑旱冰,玩接電視的手柄遊戲和大型街機遊戲一直到電腦遊戲,人們的生活逐漸開始好轉,也逐漸開始學會了生活娛樂。

這些一步步的變遷過程,李忠信心中一直都十分有數,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才決定讓李永國他們搞電腦遊戲的這個事情。

每一個時期,都有每一個時期的發展進程,李忠信並不想打破或者是超越這個進程太多,所以,三國群英這個想法他雖然寫了出來,但是卻不想過早地給予李永國他們。

李忠信知道,進入九十年代以後,是中國老百姓生活改變最大的一個時期。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說是如同開花的芝麻節節高,隨著文化事業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精神文化消費日益重視,文化消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文化娛樂用品擁有量迅速增加,電視機、錄像機、音響等快速步入居民家庭,這些東西過後,就是改變電子格局的vcd,想到這裏,李忠信準備這兩天到江城科研基地那邊去走一走,看一看忠信科研基地那邊的搞的vcd有沒有效果,什麼時間能夠推出來vcd。富品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