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等在內的世界多家新聞媒體都在時報廣場設有演播室和新聞中心。所以很多國外媒體在說關於美國的新聞時,總喜歡把鏡頭切到時報廣場演播室,以繁華的景色為背景,也削弱一定的政治化。”
看到李忠信和王波他們興致很高,那個英文名字叫做索菲亞的女生給李忠信他們繼續講解說道:“這個時候,已經是八十年代,紐約這邊的時代廣場建設得非常漂亮,其實呢!早在中國清朝末年的時候,時代廣場這邊就已經高樓林立了。中國在滿清時期,基本上是閉關鎖國,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很多國家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這種鋼筋混凝土的樓房建築。
像這邊的這棟建築,就是在十八世紀就已經建造起來的,到現在為止,將近有一百年的曆史。因為曆史的時效性,這個建築已經不適合現在的規劃了,現在已經被紐約政府這邊圍了起來,準備在這裏建設全新的摩天大樓。
美國人蓋樓的技術水平很高,在世界上一直處於一種一流水平,我們國家雖然現在也開始出現了高樓大廈,但是,和美國這邊的建築還是沒有辦法相比。
像這棟建築,大概在四十米高,雖然是混凝土鋼構架結構,但是,因為當時的科技沒有現在發達,設計時候的垂度有一定的問題,原本還能夠堅持十幾年的樓,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成為了危樓,所以,紐約市政府這邊要把他推倒重建。”
李忠信看了看那個略顯青澀,卻能夠侃侃而談的索菲亞,他微微笑了笑問道:“你對美國這邊的建築這麼了解,你是學建築方麵的嗎?”
在李忠信的印象當中,學建築的一般都是五大三粗的漢子,很少有女人對建築方麵感興趣。
女孩子出國留學到國外,一般都學習什麼服裝設計了,學習什麼醫藥或者是其他女人感興趣的東西,女生很少有人會研究建築。
可是,眼前的這個女孩子卻說出來了混凝土鋼構架結構,又說出來什麼垂度,也就是說,眼前的女孩子對於建築方麵,有著很深的了解。
“我是學建築設計的,您怎麼看出來的呢?”索菲亞萌萌地問起李忠信,她有一些想不通,她從來也沒有和李忠信他們幾個人說過她是學建築設計的,這個比她歲數還要小的小家夥,究竟是怎麼看出來她是學建築設計的呢!
“這個很好理解,在你和我們介紹剛才那座古老建築的時候,用的詞彙都是建築方麵的行業語言,要是不搞這方麵研究的人,又怎麼會知道那麼生僻的用詞呢!
在我的印象當中,女生很少有喜歡搞建築設計的,你怎麼就想起來要搞建築設計的這個事情了呢?”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