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到江城新區這邊的人才知道,隻要要紮根這裏,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展現自己的才能。
白紙好作圖,蓄勢待發的新區猶如一片藍海,蘊藏著難得一遇的發展空間,正是年輕人一展身手的好機遇。
對江城新區來說,如何吸引人才是一項係統工程。一人一策、特事特辦,提供個性化、人性化服務。
製定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善機製,新區才能成為創新成果轉化的沃土、人才幹事創業的樂土。
關鍵是技術人才,現在人才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裏,如果我要搞大型實驗室的話,是很難找到高級技術人才的。
我建立這個大型的實驗室,是準備做新產品研究的,研究出來的成果,我們要申請專利,用專利的收益來維係我建立的這個大型實驗室。現在我們黑省的科技人才隻窩在科研院所裏,不參與外界的交流,他們是創造不出更好更多的發明出來,即使發明出來了也很難去形成產品;再有就是,現在國有企業的管理機製太僵化,人才都沒有被合理的利用,如果隻讓他們必須呆在國有企業裏,那就是浪費他們的才能,而且讓人才得到流動,可以讓那些國有企業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王波看了看侃侃而談的李忠信,他有些不明就以地問道:“忠信啊!那也不至於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我們忠信公司全部來搞啊!
你要知道,那些東西都是燒錢的玩意。國家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我們辦學校的話,是不是和那個有衝突呢?
一個學校國家每年投入的資金需要多少,這個你清楚嗎?”
對於李忠信提出來的辦學理念,王波多少有那麼一絲讚同的想法,特別是大學,王波的想法最大。
王波覺得,現在他有了忠信出版社榮譽顧問的稱號,再弄出來一個忠信大學榮譽教授的稱號,那麼,他走到哪裏,都能夠說他是真正的文化人了。
可是,李忠信要搞的小學中學的事情,王波卻是不理解。
國家正常情況下給下麵的撥款建設中小學,學校的老師的開資都是國家那邊的撥款,如果個人的搞的話,那麼,這些錢都需要忠信公司來支付。
建設中小學需要花上很大一筆錢,特別是按照李忠信所說,忠信公司創辦的中小學校要是建設小型學校的話,至少要建兩到三個,要不然的話,裝不下那麼多的學員。
要是建設大型的中小學校,需要的地方大不說,各種開資支出,那會是相當大的一筆錢。
這些呢!對於王波來講,並不覺得什麼,畢竟忠信公司有錢。
可是,管理方麵呢?
無論是學校各個方麵的管理,還是學校建設以後需要的物資,林林總總的彙聚到一起,也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
最為重要的是,王波覺得,忠信公司搞中小學,對他而言,沒有任何的好處,隻有一大堆的麻煩。
搜狗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