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原本打算讓王波找找路子,自己掏腰包從省裏那邊拷貝一些電影,拿到富縣或者是江城周邊的縣鄉放映一些。
他覺得,在這個時候讓更多的農民看到電影,看到新時代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就好像八二年放映的那個什麼《廬山戀》的電影,讓多少人開始了自由戀愛,李忠信依稀記得,忠信公司的秦保國就是因為看了那個電影以後成就的因緣。
但是,他聽完王小順後麵的那番話以後,立刻就知道,他想的事情很難做好。
放映隊的工作強度現在已經很高了,畢竟這個時候交通方麵不發達,從縣裏到下邊要用很長的時間,再刨除掉下雨、下雪、刮大風的天氣,想讓他們多放,也是放不出來的。
躺在二姨王雅琴家硬邦邦的大炕上,李忠信望著好像就在頭頂上的星星,感覺到有些失眠。
李忠信沒有想到,現在的農村,居然比他想象當中窮上很多。
恍惚間,李忠信想起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忠信出版社現在已經印刷出來的那麼多剩餘的刊物,他應該拿出來,讓人發放到農村這些沒有什麼娛樂的孩童手中,也算是物盡所值。
不光是這些書刊,京城那邊運輸回來的回收物品當中,書籍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找幾個人把這些書都挑揀一下,再購買一些書刊,拿到農村這邊給農村的孩子建立起來一個免費的看書處。
對於農村的孩子們來講,不光是多出了學習一些知識的途徑,更會讓他們的眼界開闊起來。
東北這邊的農村也好,城市也罷,孩子們看書的地方實在是少得可憐,江城市那邊,今後忠信公司要建設屬於忠信公司的公益圖書館,下麵農村這邊的孩子們,他也要盡量多多留意,讓這些孩子們能夠早日增長見識。
設立的看書點,就設在各個鄉村的小學,學生放學以後,便可以到看書點看書借書。
想著這邊農村的學生將會有一些書看,會多增長一些見識,李忠信嘴角形如月牙,更是慢慢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早,李忠信和王波在王雅琴家吃完早飯,便坐上封半山開的車直奔富縣,他們兩個人一早上的任務是購買一些蔬菜。
李忠信的姥姥的生日是陰曆六月初八(東北這邊人過生日並不是過身份證的生日,一般都過陰曆的生日),陰曆六月初七這天,全家人就開始準備過生日的東西,初八一早上,更是要準備當天吃飯的青菜。
農村擺生日宴祝壽的人十分少,十裏八鄉的,也沒有哪戶人家辦生日宴會,畢竟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糧食剛剛夠吃,副業方麵幾乎都沒有。
過生日的時候,無非就是家裏麵煮幾個雞蛋下點麵條,好一些的人家,晚上的時候弄幾個像樣一些的飯菜,那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一件事情了。
李忠信的姥姥六十了,按照東北這邊的人來講,那就是六十大壽。
如果王波在江城那邊沒有發展起來,如果家裏麵現在不是有錢了,李忠信的姥姥是不會張羅著過這種大壽的。
李忠信的姥姥有兩種想法,一是過生日的事情離她已經很遙遠,也就是小時候家裏麵沒被抄家的時候,家裏麵給她過生日。結婚之後,孩子生了一大堆,吃飯都成了問題,別說是過生日了,就是過年都吃不到什麼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