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自己能夠自給自足,憑什麼賣掉?
這些人當中,有這樣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還有一些的領導的想法更是奇葩,服裝廠是國有企業,如果把企業賣掉的話,這部分錢交給誰?那可是直接就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這樣的一種責任他們可擔不起。
能夠消消停停地當好領導,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絕對不能做那種起高調的事情。
真要是把服裝廠賣掉了,到時候出現了什麼問題,那就不是他們想要的了。
當領導的在這樣的事情上不說是高高掛起,也絕對不能去冒那麼一種風險。
幾方麵的原因加在一起,再加上齊市牡市那邊的市領導對於忠信公司提出來的收購的事情並沒有太多感冒,收購計劃陷入困局之中。
高層的領導覺得,忠信食雜連鎖超市已經進入了城市當中,大樓都在兩個市的火車站附近建設起來了,隻要忠信公司到了這邊就好,買廠子的這種事情,他們現在也不好做主。
這個時候剛剛改革開放,萬一在這樣的一件事情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到時候他們也是不好說。
服裝廠現在還不是累贅,還是放在那裏讓他們安心,如果忠信公司的人能夠和輕工局或者是服裝廠那邊談下來,他們不阻止就是了。
這個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最終態度。
他們對於忠信公司這種擴張的模式並不十分讚同,那是國有企業,也就是說,那是國家的東西,你一個半私營的企業湊什麼熱鬧,要是有陣什麼風,也不怕被刮進去。
王波把這些事情和遇到的困難和李忠信講述了一番,對於李忠信熱衷於收購服裝廠的事情大吐苦水,現在忠信公司發展的速度很快,前景也相當好,他就不明白了,李忠信為什麼要搞服裝廠這種看起來並不怎麼賺錢的生意。
在王波心中,齊市和牡市以及江城這邊的幾家大型服裝廠,這些廠子都是國營的廠子,進貨方麵以及管理方麵都十分到位,但是,這些廠子在這個時候卻已經走了下坡路,不光是不賺錢,而且出現了賠錢的趨勢。
他覺得,哪怕是收購下來了服裝廠,忠信公司在服裝加工方麵也不一定能夠賺到錢。
忠信公司和那些國營廠子很多地方都沒有辦法相比,首先,這些服裝廠存在了多年,技術水平方麵已經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準,忠信公司哪怕是收購下來廠子,無法也就是那麼回事,想賺到錢應該十分困難。
這些國營服裝廠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是國營的廠子,生產出來的服裝能夠通過輕工局以及商業局進行推廣,直接就能夠進駐國家的一些大型商場。
而忠信公司的銷售渠道現在隻有忠信食雜超市,哪怕是洪斌在漢正街那邊做的很好,也不見得能夠比那些服裝廠的銷售渠道好到哪裏。
一旦接手這樣的服裝廠,忠信公司麵臨著方方麵麵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