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撲克條和人頭像 上(2 / 2)

不過王波就有一點不明白,啥叫初期階段,大外甥弄出來那些個文縐縐的鱉詞,讓他總覺得他活了這麼多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讓他搞不清楚這李忠信的腦袋瓜子裏麵裝的是什麼。

李忠信看到沒有他什麼事情了,琢磨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來要做什麼。打魚這種事情有人幹了,他一個小孩子就不參與了。

這個時候可不是後世遍地都有通話信號,人人手中都有手機的時候。

這個時候走路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在竹板屯到江邊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真沒有什麼他能做的。

李忠信信得著王波和董誌國兩個人賣魚,他覺得去了也沒有什麼卵用,這個時候想要回家也是回不去,至少要等到晚上馮小武過來接他才能夠回家。

習慣了手機、電腦、互聯網、微信、qq等娛樂,忽然之間,李忠信發現周邊啥都沒有,覺得很不適應。

突然,李忠信想起來,他一個衛生小組的同學白雲鵬住在竹板屯,到那邊去轉轉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比他回到三舅王波的狗窩強。

後世的時候,李忠信和白雲鵬經常在一起釣魚喝酒,是相當不錯的朋友,隻是他小學時候歲數小,在八十年代從來沒有到過白雲鵬的家而已。一想到這裏,李忠信決定到竹板屯裏麵打聽一下白雲鵬家的住址,到他家裏麵去看看。

李忠信從江邊回到竹板屯這邊不久,打聽了兩人以後,就找到了白雲鵬的家。

白雲鵬的家在竹板屯的後半部分,也叫做後竹板屯,比他三舅王波家還要遠上將近一裏地。

後竹板屯比前竹板屯還要窮上一些,土坯房占據了半壁江山,白雲鵬家住的就是那種大的土坯房子。

不過白家的院子很大,有十多米的長度,隻是院子裏麵空蕩蕩的,沒有什麼好東西。

院子兩邊用破布和破木條子和鄰居隔開的,西北角有一口壓水井,已經沒有了什麼顏色的木頭窗戶那裏有一些晾曬的幹貨。

到白家沒有撲空,正好趕上白雲鵬在家還沒有出去玩,也算是給李忠信的一絲小驚喜。

這個時候農村孩子上學晚,白雲鵬比李忠信大一歲。

他的個頭比李忠信猛了一些,看上去有些瘦弱,可是,李忠信卻是知道,白雲鵬從小就在家裏幫家裏的大人幹活,力氣很大,屬於那種幹巴有勁的孩子。

看到李忠信到了家裏,白雲鵬摸著腦袋一直傻笑,畢竟市裏麵的同學沒有嫌棄他家裏窮,到他家裏來了。

聽李忠信說過來想找他玩一會兒的,立刻就拽著李忠信就到院子裏麵玩起了撲克條。

撲克條,顧名思義,用撲克製作出來的一種小孩子的玩耍物品。

撲克條的製作十分簡單,就是把廢舊的撲克牌用剪刀從中間一分為二,就成為了撲克條了。

在這個時候,撲克條的玩法有兩種最受到喜歡的,那就扇和顛。

扇撲克條的話,就是兩個人或者是幾個人一起出撲克條,誰出的張數最多,誰就第一個揮動胳膊用手來扇。

誰出的撲克牌第二多,就第二個扇,以此類推。

顛撲克牌和這個扇撲克牌的誰多誰先的方式一致,不過呢!顛撲克牌卻是把這些長條形的撲克條放在手中,手心手背地來回翻動。

隻要從手上掉下去的撲克條,那就要輪到另外的人去顛,而且顛幾下以後,最後還要一把抓住,要不然的話也不算贏。

四月份的天氣寒冷,玩撲克條還算合適,彈溜溜的話會感覺到凍手,其他的一些東西也都不合適現在這個時候玩。

每年什麼時間玩什麼東西那都是有數的,基本上小孩子都按照這樣的一種規律來做。

李忠信對於和白雲鵬一起玩撲克條並不反對,畢竟玩這種東西也算是他重新找回逝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