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得貴子(2 / 3)

冉了這個年紀,總算是活明白了……魏大成關了診所,將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用於陪伴家人上。更是對愛子魏中華悉心教導。

這魏中華生得跟他爹像是一個模子裏扣出來的,除了大眼雙眼皮兒和皮膚白皙隨了他媽媽魏春以外,其它五官、體型都與乃父像極。

魏中華五短身材,敦敦實實的。腦袋大,脖子粗,將來能不能成為大款,幹不幹夥夫不知道,有中醫賦倒是錯不聊。

這子也是耳濡目染,三歲時就愛裝模作樣地給人號脈。當然是號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這子閉著眼,搖頭晃腦的,倒是學了個神似。

再大些的時候,三歲半開始,魏大成就教他認字了。魏中華認字迅速,很快便學會了幾百個簡單漢字,到六歲時,便認識了近三千個漢字,很多都是從醫書、藥方上學的字。

魏大成有意識的以中醫藥知識來教兒子。自家的藥店裏也賣中藥,比方麥冬,拿出幾顆來給兒子看看,讓他吃上一顆,然後在一張硬紙卡片上寫下麥冬的藥用價值和宜忌。

“麥冬,又名麥門冬、沿階草,是養陰潤肺的上品,味道甘、微苦,微寒。潤肺清心、瀉熱生津、化痰止嘔、治嗽行水。能入胃以養胃液,開胃進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於肺,定喘寧嗽……”

寫好這些信息,讓魏中華念誦出來。哪個生僻的字不認識,魏大成就給他標注上漢語拚音,就算是要學的生字。然後給他解釋這些含義……

要這也夠枯燥的了吧?一般兒童都是看圖識字,或者看童話故事之類的。可是魏中華偏偏就喜歡這個。不單這樣又認了許多字,而且自己還搖頭晃腦地背這些卡片上的信息。

魏中華記憶力很好。準確的是記憶中醫中藥知識和詩詞歌賦的記憶力很好。

他上學後,從學到初中,古代詩詞背誦得很快,政治、曆史也還勉強,但是英語和理科的那些公式就不行了,背多少遍都記不住,好不容易算是背下來了,扭臉兒就又忘了。這也是各走一經,勉強不來。

魏中華從就對中醫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又是家學淵源,所以自學習中醫醫術,看了家中全部中醫書籍,背了許多藥方。時候背誦的東西,印象最是深刻,至老不忘,這叫童子功。

但是他學習成績卻一直都上不去。可這子雖然其貌不揚、學習成績也不行,但是卻生一副居高臨下、睥睨下的樣子,倨傲得不校

後來魏中華從一個挺差勁兒的職專畢業,這職專跟中醫藥沾了一點點邊兒,畢業後推薦分配到了一個中藥製造業工廠。他在內包裝車間,是一個操作工,操控自動化設備灌裝中藥滴丸。

這工作薪水低,也很枯燥。長期一個姿勢操作,如果幹年頭兒久了肯定會出些職業病勞損,比方肩周炎之類的。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養不養老,前途堪憂。與當初辛揚的工作有些異曲同工之“糟”。

不到二年,魏中華便跟家裏要辭職不幹了。這魏大成原本也沒想讓孩子長久幹這個工作。隻是魏中華剛從學校畢業,才十九歲,在父母眼裏不過還是個屁孩兒,不願意他在外闖蕩,隻要有個地兒能呆,權當是免費的幼兒園了。

雖然魏中華的爺爺奶奶早已相繼去世,但是魏大成和老婆盛春乃至魏中華的大姐、二姐都是一直十分嬌慣著魏中華的。

魏中華不願意去藥企上班了,那就不去了。願意在家呆著,就在家裏打遊戲;不願意在家呆著,就去藥店照應著。反正是自家的買兒賣兒,有他五八,沒他四十的。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也沒人會什麼。

魏中華在家又耗了一年多,是睡到日上三竿,然後網遊、ps的玩兒到深夜。可是越玩兒越沒勁,越呆越煩。遂去了自己家的藥店幫忙打理。

可是這打理藥店雖然也是正途,但是畢竟是有他不多,沒他不少的,魏中華這少東家也是覺得越來越索然無味。

所以,這生活看來也是得有點兒適當的挑戰才好。其實人生也跟玩網絡遊戲一樣,難度太大了,太辛苦了,玩兒著玩兒著就萌生退意了;可是太過簡單容易了,一點兒挑戰都沒有,閉著眼都能打通關、刷boss了,那還玩兒個什麼勁兒啊!

魏中華從學校到藥廠,從家到藥店,轉悠了這一圈兒後,悟出了一個一般人恐怕要更久才能悟到的真理——還是得找一件自己喜愛的工作,能夠、也願意為之做一生的事業來為之奮鬥。這樣才過得有意義,也活得有意思。

魏中華在藥店幫忙打理的時候,閑著無聊,遇到有來抓中藥的,他就和人家多搭幾句話,如果得知是抓藥自己服用的,而且看著此人好相與,他就借機會給人家把把脈。

有時候覺得人家的這個方子不是太對症,他就又給個建議。可是也鮮有人聽他這一***得魏中華隻是過了過幹癮,訕訕的,心裏不是個滋味。

日子久了,魏中華就跟他爹魏大成又提出來要開中醫診所,坐堂診病。

可這中醫診所就算開起來了也不行啊!一來這魏中華可是沒有這個資格,算是違法行醫;二來如果是打出他老子的名頭,雖然倒是可以開中醫診所,而且會有很多病患來問診,但是人家肯定是要找魏大成來診病的。那樣一來,魏中華還是個無所事事的“旁聽生”;而魏大成就由重為馮婦,再次被套上了。

魏大成考慮到兒子也成熟了,已經二十四歲了;自己也已經是七十四歲高齡,得為兒子鋪鋪路了。總不能一直把兒子當成繈褓裏的嬰兒,自己哪一個駕鶴西去,這孩子沒有可賴以生存的事業,那也不是事兒啊!

更何況魏中華已經到了適婚年齡,雖然魏家家境挺好,可是魏中華沒有個正式的好工作,這搞對象也有些難處。

再者了,自己這寶貝兒子要是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也還罷了,可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是清楚不過,魏中華已經盡得自己的真傳,他的中醫水平那是要比當今很多主任級中醫醫師都要高明得多的,沒有理由就這麼埋沒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