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倚重幾多年(2 / 3)

劉正靠著自己的相貌氣質和辛揚的詩情文采,在第七十三中學裏綻放出了不一樣的焰火……

初中畢業後,辛揚上了高中。劉正是勉強弄了個初中畢業證,總算是讓學校、家長完成了對他的九年製義務教育。

劉正他爹此時的生意店鋪好幾家,正忙不過來了,劉正自然不用擔心找工作的事。

他先是幫家裏看店,可不到一年,就膩煩了。

劉正他爹也並不願意讓兒子以後就長期幹這個。雖然錢是不少掙,但確實辛苦。最關鍵的是栓人,一天到晚的忙,也沒個休息的日子,又沒有技術含量。他還是希望兒子能有一技傍身。

這大概也是全天下父母所希望的吧。到什麼時候都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後過得不好、沒有謀生能力,沒有應對危機的能力……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劉正的大伯——劉易天是個搗騰古玩雜項的。他從年輕時就在這行裏混,幾十年了,據說是掙了大錢,也交了很多朋友,在天衡市古玩圈子裏有一號。

可是劉易年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學習太差勁兒,如果讓他去跟大伯學習收藏鑒定知識,讓大伯帶著進這一行,肯定是學不進去。而且這小子常打架闖禍,也實在是擔心他再給大伯惹麻煩。

所以劉正他爹也隻是動了一下念頭就隨即打消了。可沒想到的是,劉正自己居然跟他提出來這個要求,讓他去跟大伯說,想跟著大伯學古玩鑒定,以後做古玩生意。

見兒子竟然真的有這個上進心,劉正爹隻得硬著頭皮,備下厚禮,帶著兒子去了大伯家。

更讓劉正爹沒想到的是,劉正的大伯聽說劉正要跟他做學徒、小跟班兒,入古玩行,竟然滿口答應,連聲說好。

這可大出劉正爹的預料。不禁心中大喜:連我這鑒定古董文物的人精大哥都看好劉正,看來我這兒子沒準兒也是塊璞玉呢!天底下哪個做父母的真的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女是廢柴呢?個人的孩子,個人愛。自己的親生骨肉若是廢柴,還不是自己的細胞問題?!誰都不願意打自己的臉吧?

劉正的大伯做這一行要經常的跑外地,去鄉下收老舊物件。

劉正長得人高馬大,壯壯實實,相貌堂堂。帶上這麼個大小夥子外出,既體麵,也增加了安全係數,何樂不為呢?

況且又是自己的親侄子,財物上也放心。至於這小子不好學,那倒無所謂,反正也不指望他能明察秋毫。

可是有些事真的就是那麼沒道理,那麼不符合邏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這個劉正神奇得不得了,簡直像是在他身上發生了不可思議的靈異事件……

他一接觸古玩雜項,儼然是變了一個人。對文玩雜項、玉石瓷器、字畫印章、錢幣銅器等等,就沒有不敢興趣的。

以前上學時,一首七言絕句背上一天還磕磕巴巴的記不利落。現在卻能把大伯講解的複雜知識,隻聽一遍就記牢了。而且一看書就頭疼眼花,困意上湧的他,居然買了一屋子的鑒賞類、考古類的文獻書籍。

單說講紫砂壺的書,就有好幾十本之多。劉正一遍遍地看,非但不厭其煩,而且津津有味。

他能把紫砂壺的發展史給您講得頭頭是道。從明正德年間供春壺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是如何的溫雅天然,質薄而堅;到明萬曆年間的時大彬最擅長的小壺是如何的樸雅堅致、不務妍媚……直到近代大宗師顧景舟所製紫砂是如何的脫俗樸雅、雄健嚴謹……簡直是滔滔不絕,口沫橫飛。您聽膩了?不要緊,咱再說說端硯的鑒賞……

我的媽呀咪啊!辛揚第一次見到劉正這樣子時,受了不小的驚嚇。他一度懷疑劉正是被什麼東西附體了。

辛揚曾聽過一個傳說,在世間有一個修行法門叫做“奪舍法”。舍,就是宅舍。奪舍法修煉成功後,可以“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