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原名張通,字君寶,在宋理宗淳佑七年生於遼東懿州,他出身的時候也就是南宋將要滅亡的時候,正所謂,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連國家都處於風雨飄搖的狀態,更何況是普普通通、受苦受難的百姓呢!
這天,張君寶還是幾歲的年紀,因為家庭富裕殷實的緣故,並沒有對這世間的苦難有過一絲一毫的了解。他的一張小臉上滿是歡心雀躍,笑嘻嘻地玩耍著,並沒有因為當今混亂不堪的天下大勢而有一點點的苦惱。還是照往常的日子裏去老地方玩耍,一蹦一跳地走著。突然,迎麵而來一些衣衫襤褸的難民,隻見他們有男有女,目光一片呆滯無神,如果不是他們還在有氣無力地向前走著,都已經讓人產生認為他們是一個個死物一樣的錯覺。張君寶看見他們這個落魄的樣子,不由地心裏開始泛起一陣子難受的波瀾,一張臉呆呆地僵住了,他就這樣動了惻隱之心,隻見他的腦海裏一陣子惆悵,一雙眼睛變得淒迷哀傷而又充滿濕潤的水珠,未過十歲、小小年紀的他心裏竟開始有些憂國憂民的情懷了,實在是一個人品純良、道德高尚的好孩子啊!他久久不能從剛剛的悲傷之中緩過神來,直到這些難民又有氣無力地走出了一截子的距離,這才想起來,可以叫這些難民到自己的家吃頓飯啊!
這時,隻見張君寶上前,一雙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看,臉上滿是關懷之色向這些人問道:“請問你們為什麼來到這裏呢!”
其中一個人剛想說話,可是,沒有說出來,而是,深深地呼了口氣,顯然是饑餓所致,然後,方才回答道:“小孩子,我們是因為躲避戰亂才迫於無奈來到這裏的。”
張君寶一張臉滿是茫然,因為小小年紀的他有許多事情他還不懂得,連忙又問道:“哦!是誰讓你們淪落到如此田地的呢!”
那個人“唉”的一聲,長歎了一口氣,顯然這次不是由饑餓所致,然後,說道:“這還不是腐朽的大宋王朝嗎?大宋如此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邊緣,北蒙古已經崛起,正在頻繁地與大宋王朝開戰啊!這才造成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啊!”
張君寶一聽,一顆未經磨練而又稚嫩的心不由地又哀傷了起來,一雙眼睛變得空洞無神起來,隻見他想了又想,說道:“看您談吐不凡,一定是個有著深厚文化的人吧!”
那個人立刻又說道:“也沒有什麼,而是我以前就是個教書的私塾先生而已。”
張君寶想起剛剛的事情,立刻說道:“原來您是有文化的人啊!哦!對了,說了這麼久,看你們這麼有氣無力、風塵仆仆的樣子,估計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吧!肯定是饑腸轆轆,你們都到我家裏去吃飯吧!”
這個人立刻露出一臉的為難之色,說道:“我們這麼多人,不不、不太好吧!”
這時,張君寶立刻抓了抓自己的頭,帶著一臉憨厚地笑著說道:“沒有事,救濟苦難之人本就是每一個最普普通通的人應該做得份內之事。”然後,他又做了個“請”的姿勢,便在頭帶路了。
這時,這個人立刻手指著其他難民說道:“那他們這些人呢!”
張君寶立刻有著笑了笑,興高采烈地說道:“他們就跟我們一起到我們的家裏吧!”說完這句話,他便拉著這個人向自己的家走去。而這些難民聽見張君寶的這些話,立刻猶如一個不會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緊緊不放,便立刻蜂擁而至地去了張君寶的家,完全一點也不顧什麼該有的不好意思,這些人爭先恐後地進入了張君寶的家裏,絲毫都不顧及一點該有的矜持,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好幾天沒有進食過一絲一毫的食物,所以,才絲毫不顧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