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一日,雙江市首家通訊電子專賣店正式開業。
除了兩種尋呼機,還有少量價格昂貴的第一代手機,也就是人們口中俗稱的大哥大。
這天一早,周揚就帶著何依瑤在樓下的建行門口站著,他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開業儀式,也算是圖個喜慶。
並沒有什麼剪裁之內的正規儀式,就是按照雙江的傳統,在店門口點燃了一掛超長的鞭炮。
一陣伴隨著濃煙的劈裏啪啦聲過後,十來個青春靚麗的營業員走了上來,拿著手上的傳單遞給周圍圍觀的人群:
“開業大酬賓,隻要今天進店購買尋呼機,就減免一百元的上戶費用,大家都可以進來看看啊。”
加爾文方麵將銷售價格規定死了,周揚沒法搞減價促銷,隻能補貼一點上戶費用。
但這其實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以漢顯機為例,四千八的銷售價,加上1600元的上戶費用——其中600是年費,補貼的這一百塊純粹是杯水車薪。
時間如果倒退兩三年,尋呼機剛出現時,第一代數字機的銷售價格隻有一千五左右。
三年時間,尋呼機的價格翻了一番還多,想想都讓人咂舌。
周揚點完鞭炮後,就與何依瑤上樓,站在店麵的角落裏,看著三個櫃台前擁擠著的人群。
“你們那邊開會討論有結果了嗎?”周揚轉頭對何依瑤問到。
他去京城前與何依瑤討論過兩件事,第一是希望農行增加自己的授信額度。
因為當時他擔心如果無法說服加爾文,被迫全款拿貨的話,需要農行的資金支持。
第二是雙方合作展開小額貸款業務,為一些想買尋呼機卻又一時拿不出這麼多錢的人提供服務,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信用卡業務。
“討論了幾次,沒什麼進展。”
何依瑤搖著頭,這兩件事她都看見了其中的好處,但卻一直無法說服分行裏的其他領導,她父親也在這個問題上選擇了回避不表態。
“不過,這幾天你的聲勢造起來了,昨天有人提出要將你的業務重點對待。”
周揚有些吃驚的轉過頭:“不會是你提出來的吧?”
“哼,不是。你別高興,這不是你自己的本事。”
“我估計他們大概是看在加爾文的麵子上,畢竟這可是國外的知名企業,現在有些人,就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何依瑤不想在這事上說太多,在她看來這是分行有人故意在惡心她。
就在上個月,一家外國企業在雙江落戶,在政府組織的銀行與企業的見麵會上,何依瑤可是將那些急著給洋大人放款的麵孔看的一清二楚。
何依瑤不是行裏那些老前輩,她在京城上的是全國最好的大學,要不是因為父親不放心她一個女孩子在外闖蕩,也許她就留京了。
以她在學校的表現,直接進部裏麵工作都有可能。
正因如此,她對企業的成分劃分也看的很清楚,在她眼裏,隻有私企與國企,外資企業也隻是私企中的一份子。
既然銀行能求著給外企貸款,那麼為什麼不能不能支持她經手的時代電子?
這可是土生土長的雙江企業,成長起來後收入也將全部留在雙江本地,難道比起那些賺了國人的錢就跑的外資企業還不如?
更別說,目前時代電子眼看就有了蓬**飛的時機。
‘還是自己升的太快了’。何依瑤在心裏想著。
她畢業回來兩年,升了三級,讓很多眼紅她的人在背後嘀咕她是靠了自己當行長的老爹。
對於這些對自己的工作視而不見,天天想著蠅營狗苟的人,何依瑤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