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胡碩,1985年底出生在東部某省的一個小縣城。我出生那個年月,大學生就很了不起了,碩士研究生就更是了不得的牛逼人物了。因此,我父親就起了“碩”這個字作為我的名字。
小時候的我應該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我讀初三時,父母離異了,原因是他們雙方都出軌了。
父母離異後,我跟隨父親生活。母親後來去了上海,跟我交流也不多,偶爾回來看看我。
父親很快組合了新的家庭,後媽帶來了一個妹妹,比我小6歲。
還好,我也沒感覺到繼母對我的各種苛刻。因為自從父母離異後,我一直在學校住讀。
節假日我喜歡一個人去泡圖書館,當然不是看與學習有關的東西,我認為那都沒用。
我曾經最喜歡看武俠,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都是我的摯愛。
曆史我也感興趣,白話二十四史我也翻了個遍。沒辦法,文言文的二十四史認識我,我卻不認識它。
總而言之,我很少回家。家對我來說,好比是個客棧。不在學校的日子,天黑了,就回家睡覺。
因此,我沒有感覺到一個組合家庭給我帶來的創傷。當然,也就感覺不到家給我帶來了多少溫暖。
後來,我上了一所普通高中。2003年高中畢業後,上了省內一所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專科三年。
大學時也談過兩次戀愛,因為家庭條件不咋地,我都被別人毫不留情地給踹了。
我也曾經有過短暫的鬱悶,但我自認為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凡事看得開”。你說別人好好的一個姑娘,當然有追求幸福的權力。跟著我這個屌絲,買不起房、買不起車,受苦受窮一輩子,那不是傻嗎?
想通這一切之後,我很快就從失戀的陰霾中走了出來,繼續自己的屌絲生活,該幹什麼幹什麼。
大學的生活很閑,我不是個愛湊熱鬧的人,因此開展的一些活動,我也很少參與。除非是大家都要參加的諸如運動會什麼的,我就參加一下。
課餘時間我還是喜歡泡圖書館,這個期間我幾乎什麼書都翻翻,就是不看專業書。畢業考試我也是傳說中的“XX(你懂的)掛鐮刀――稍微動一下就會被割掉!”,21歲的我如願以償地取得了大專文憑。
當然,在大學期間,我也去過醫院實習,總之是沒學到什麼東西。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沒認真學。
嘿嘿,我的第二大優點就是勇於承認錯誤。
大學期間,也有很多同學積極地入了黨,我可是連申請書都沒交過。因為當我看見什麼“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我的頭就大了。
正因為如此,2006年5月,大學快畢業時,我就傻B了。以前讀大學,父親還每月給生活費。雖然不多,但起碼夠早上吃饅頭、中午晚上吃小菜的。
母親雖然很少看我,也很少給錢我。但每年總得給個一、兩千,這也夠我偶爾改善下生活。加上節假日偶爾去街上發點廣告傳單,去肯得基、麥當勞打點小工,生活也還能過得去。
這下要畢業了,父親可是早就明確告訴我了,大學畢業後自食其力。我去幹什麼呢?
說實話,就我這大專學曆,就我這家庭背景,想找個好工作的確很難。
但總得找個工作先混口飯吃呀!
最後一學期開學沒多久,也有一些本省小縣的鄉鎮衛生院來招過人,有事業編製,但名額不多。我也去交過報名表,但結果大家應該都能猜得到――無人問津。
也有一些沒聽說過名字的藥品企業、醫療器械企業來招過產品銷售人員。我覺得不合適,因為我嘴笨,不善於與人溝通,搞銷售肯定一個月掙不了幾個工資。
想做點小生意吧。沒本錢,當然自己也不是那塊料。
擺個早點攤什麼的,倒是不用什麼本錢,起早貪黑的我也吃不了這個苦。關鍵還是我那點僅存的自尊心不想讓我從事這種行業。你說我擺個早點攤,哪天我的同學來吃個早餐,我想想都覺得不好意思。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我一籌莫展之際,2006年國家出台了“三支一扶”的相關政策。
時值西部大開發叫得最火的那幾年,西部一些貧困地區亟需教師、醫生等人員。
這一年四川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試醫療衛生專業網上報名人員嚴重不足,而當地一些偏遠鄉鎮醫療衛生人員又十分稀少。
因此這些地區的招考人員便在各個開設了醫學專業的大學廣泛開展宣傳,力圖有更多的人去報名考試,去四川省的偏遠地區。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一絲就業的希望。畢竟能混口飯吃,雖然條件是艱苦點,但一個大老爺們兒,總得有點迎難而上的勇氣。
加上我當時所處的那個家庭環境,我也想離家遠點。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些自身條件好點兒的同學肯定不會去報名和我競爭。因為家庭有背景的,工作早就找好了;一些平時“積極向上”的、和老師關係好的,也都在學校的積極推薦下,在東部地區找到了工作。
有些事情回想起來也覺得很有意思。你說當年有那麼一少部分人,舉起拳頭宣誓:“……為XX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XX犧牲一切……”
可是真正當一些老少邊窮地區需要他們奉獻青春的時候,他們都不知哪兒去了。
至今還記得,當年我們班上就我和另外一位男同學報名了。聽說他是失戀受刺激了,他後來好象是去了涼山彝族自治州下某個縣下麵的鄉鎮衛生院。對於這種號稱“情種”的男人,我是不屑與他交往的。
因為報名人少,後來的考試都是順風順水。筆試我記得自己考得比較靠前。麵試雖然我其貌不揚、語言表達能力不算很好,但也還過得去。
最後考試是順利通過了,體檢也沒有什麼問題。
到了7月底,我的名字就在相關網站上作為擬招募人員進行公布了,並接到了通知,把我分配在阿壩州的理縣,讓我8月上旬去理縣報到並簽訂誌願服務協議。
出發之前,我在網上也對阿壩州及理縣作了一番了解。從成都坐汽車過去還得要5、6個小時,交通不是很方便。
雖然通知報到後到參加培訓正式上班還有10多天時間,但我也沒打算回家。一是因為路途遙遠,二是因為待在家也沒什麼意思。
因此,我便準備好了行李,直奔理縣,去開啟一段新的人生吧。
到了理縣縣城,我找到相關部門報了到,並簽訂了三年的誌願服務協議,並講了自己的實際情況。
當即就被告知把我分配在理縣北部某鄉衛生院。我辦妥相應手續,在縣城停留了兩天,對當地做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理縣隸屬於阿壩州,東北與茂縣、黑水接壤,西南與小金相連,東南與汶川相通,西北與馬爾康、紅原毗鄰。距離省會成都202公裏,距州府馬爾康193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