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抓住了沈蓉的命脈(1 / 3)

皇帝同太後和沈若華在壽康宮用完膳後,宮人們上前將膳食撤下。皇帝抬頭看向沈若華,悠悠開口說道:“今日的事是皇後不好,委屈你了,太子所為也實乃朕管教不嚴的過錯,改日朕把賠罪的東西讓人抬去沈府,你以為如何?”

皇帝說這話已經是自降了身份,沈若華也沒有蹬鼻子上臉的意思,拎裙起身,施施然行了個禮,“臣女多謝陛下。”

太後接過安怡遞來的帕子擦了擦手,笑道:“皇帝一會兒可還有事?”

皇帝點點頭:“寧城的事還未解決,朕請了工部尚書和幾個重臣在禦書房議事,下午怕是陪不了太後了。”

“無礙,哀家有福山陪著說話倒也不悶,隻是皇帝要勞逸結合,身子是最重要的。”太後規勸了皇帝幾句,待到了時辰,皇帝便起身離開了壽康宮。

太後屏退了宮內的下人,最後出去的宮女將殿門帶上,屋內陷入沉寂。

沈若華從軟榻上起身,跪在太後跟前,目光真摯:“多謝太後肯幫臣女。”

太後眉眼溫柔,抬手將她攙了起來:“不必和哀家這麼客氣,哀家和你有緣,也瞧不得你被皇後糟踐。這次的事皇後做的實在過分,平日哀家看她用這招害京內那些個姑娘,就十分心疼,如今她害到你的頭上,哀家怎能不開口呢。”

辰時中旬左右,沈若華來壽康宮同她請安,饒是她看上去沒有半分不對,太後仍敏感的發現了疑處,自己並非召見過她進宮,那召她的應該是宮內哪些個皇妃,她穿著朝服,卻更像是覲見皇後的。

太後試探的詢問了兩句,沈若華訥訥的也不肯說實話,太後便讓安怡去坤寧宮打聽了一番,這前因後果一拚湊,將太後氣得不輕,這一陣她並未去管後宮的事,沒想到皇後竟然已經囂張至此。

這去皇帝跟前告狀的主意是太後給沈若華出的,太後早已發覺,皇帝這一陣子對皇後態度的隱秘改變,她心知此事若爆發,皇帝定不會再維護皇後,果不其然,這次的事已經夠皇後難受一陣子了。

沈若華莞爾,“太後娘娘宅心仁厚,臣女當真感激,隻是怕,日後皇後娘娘會心存怨懟……”

“她隻是個皇後,還能越得陛下去?”太後冷笑了一聲,有些話她不想在沈若華的麵前講,皇帝為什麼對皇後心生厭惡,那是因為他已經發覺,皇後開始謀算起他屁股底下的那個位子。

自從眾皇子入朝參政,太子在百官之中風生水起,行事越發沒有章法,甚至開始光明正大的打壓他那些兄弟,不說旁的皇子,饒是和他一起長大的四殿下公孫荀都受到了他的打壓。

如此明晃晃的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皇帝早就心有不滿,前一陣太子犯錯,簡直是老天助他,皇帝本想就此好好教訓太子一番,沒想到卻被皇後和皇後的母家勸退!

作為一個帝王,卻不得不受製於臣子,東嶽帝恨得晚上都不得安寢,今日的事他怕早就要笑出聲來了,太子和皇後一並犯錯,他正好可以整頓一番朝中的事務,他感激沈若華還來不及,日後就更不會眼睜睜的看著皇後刁難於她。

這樣的話,太後自然不可能解釋給沈若華聽,她溫和的安撫說:“哀家和皇帝都會護著你的,皇後雖然跋扈,但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你不必擔心那麼多。”

太後頓了一頓,沉默了半晌,忽然問道:“對了,哀家聽聞,昨日你與太子在洞玉湖泛舟,碰上榮親王了?”

沈若華收斂眸中的暗芒,乖巧的點頭:“榮親王與四殿下正巧也在湖上泛舟,也是王爺替我出了一口氣,那一日大庭廣眾,不好當麵感謝王爺,還望娘娘代臣女轉達。”

太後抿唇笑了起來,她撚著手裏的玉佛珠,越看沈若華越覺得歡喜,她能感覺的出來,沈若華對霍孤的態度已經沒有往日那般抵觸,但說芳心暗許也實在不夠,可這苗頭已經隱隱約約看得見了。

太後心裏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她生怕霍孤尋不到稱心的夫人,這幾個月相看這個相看那個,給自己累的都覺得沒了意思,這日後若他終身不娶,自己怕也就放棄了,但如今瞧見點苗頭,太後卻是十分喜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