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兩情繾綣甄寧納妾(1 / 2)

話甄寧到了甄昃家中,看門人傳進話去。不一時,就見甄昃親自迎了出來,口內笑道:“寧兄,想是忙完了?快請裏麵來坐。”著,便攜了甄寧的手,一徑拉到書房中來。

這甄昃家的書房,雖不及甄府之中富貴,倒也遍植修竹,廣種花草,極其清幽;房內琴劍瓶爐,陳設甚是精致。

兩人在書齋中分賓主落座,廝拿上茶來。甄昃便道:“我聽寧兄同令尊到揚州迎駕去了,怎麼就回來了?”

甄寧忙笑道:“因有些別的事,聖駕竟是又直接返京去了。我剛打揚州回來,聽昃兄有命,便急急忙忙的來了。昃兄究竟有何吩咐,不妨直言。”

甄昃笑道:“寧兄倒是個性急人。我倒要冒昧問一句,寧兄家內有幾房眷屬?”

甄寧一聽這話,心內倒有些明白了,忙笑道:“拙荊賈氏,原是金陵榮國府中的女兒,最是賢良不過;另外還有兩個房裏人,原都是家裏的丫頭,竟不成個體統。”

甄昃忙又道:“既是兩個房內人不成個體統,府上又是極富貴的,寧兄若是再多納一房眷屬,可使得?”

甄寧笑道:“這也沒什麼使得使不得的,昃兄倒是先看,究竟是哪一家的女兒?家父管家甚嚴,這事倒是草率不得。”

甄昃道:“倒也不是旁人,寧兄可還記得,那日在郊外遇到的那個賣酒的女兒?”

甄寧心內一動,想起那女孩兒明眸善睞,言語爽利,倒是與府中的女孩子們,都是不一樣的,又忙笑道:“昃兄怎麼忽然起這個話來?”

甄昃道:“原是那日寧兄贈了那姑娘銀兩,那姑娘方才請了個好大夫,將其父的病隻好了。因女孩兒大了,也要談論婚事,媒人了多少家的男子,那姑娘隻是不同意。她父親隻這一個女兒,原是最嬌慣的,便托了我家一個佃戶的娘子,去問姑娘究竟想什麼。這姑娘吞吞吐吐,便起心中隻是惦記著寧兄。想來那日她也看到我們在店門口話,故而肯對我家佃戶的娘子心腹話。故而這信兒就傳到我這裏來。”

甄寧忙道:“我是有拙荊在室的,隻怕此事不大妥當。”

甄昃笑道:“我也對我家那佃戶娘子這樣了,誰知那姑娘聽了,隻是道,隻要你不嫌棄,她願意與你做個偏房。隻是認準了,非你不嫁。寧兄若是不依,這姑娘隻怕要孤苦一生,豈不是你的罪過?”

甄寧聽了這話,心內躊躇起來,更何況原也是看著姑娘明豔可人的,不想竟忽然由此緣分,拒絕卻也不忍。

甄昃看他猶豫,便道:“寧兄放心,那姑娘的家風甚是嚴謹,聽她祖上也有做官的,她父親也讀書識字,也曾教導過這姑娘讀了幾本書,雖是賣酒人家的女兒,倒也是清白人家。當年的文君,還當壚賣酒呢。”

甄寧笑道:“雖如此,我怎好去對家父提起此事?”

甄昃見他已有幾分心動,便笑道:“這有什麼,若是寧兄果然有意,我們請一個官媒來,到府上去和令尊親,也就是了。”

甄寧隻得笑道:“既是如此,倒要煩昃兄來做成此事,我這裏有銀兩,就給昃兄留下一些,好請官媒的。”

甄昃忙笑道:“寧兄,你笑話我出不起這幾個錢的?等你娶了這姑娘進門,我多討幾杯喜酒和,就是了。”

甄寧知他家中也頗為殷實,若真的拿了錢留下,也不好看,便也不再客套,隻是拱手稱謝。二人又閑談一會兒,甄寧便起身告辭。

數日之後,果然有官媒上門,向甄朋提親,又將這姑娘的上少有,地上無雙,隻是家境略貧寒些,故而願意與人做側室。

甄朋心內思量了一會兒,心想大戶人家,多幾房側室,也是極平常的。更何況自己隻有甄寧這一個兒子,兒子膝下,如今也隻有一兒一女,也要多幾房眷屬,才能開枝散葉,自己也方可子孫滿堂。心內故而便有些應允,隻是不好就答應的,便命官媒明日上門討回信,遂走近內宅來,與夫人和兒子商議。

甄寧心內明白,隻是不好多言,隻是笑道:“一切由老爺、太太做主。”

甄夫人反而道:“話雖如此,也要和媳婦兒商量一下。”甄朋和甄寧便都走了出去,甄夫人命丫頭喚了賈筱來,將此事緩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