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日晷需要觀察陽光下豎直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來計算時間。它的缺點是必須保證水平。
由於這個世界的地麵是係統生成,又每天9點準時進行維護。所以盧米把日晷放在地上正好能成水平。
晷麵的刻度很粗糙,隻能精確到小時,在這一周的觀測中,盧米已經記錄下了太陽東升西落的變化。
這裏的太陽照射角度更加接近地球的低緯度地區。通過觀測日晷的陰影最遠距離得出每一天太陽東升西落用時是固定的。
這種程序的刻板有序,給盧米探索外界創造了有利條件。
預想中最可怕的事情,每一天太陽落山有快有慢的情形沒有發生,否則他製作的日晷就成了擺設。
盧米在一個清晨攜帶著日晷,樹皮地圖朝著東邊進發了。此時他身上有67虛擬幣的剩餘。可以維持他一夜不歸而不被刪除。
盧米一邊走一邊用腦子記錄著看到的一切,他要在晚上9點回到家裏把東邊的地圖完善好。
很快盧米用了3個多小時的行走,來到了鄰居提供的最遠坐標地。一個“個人形象中心”。
盧米所在的世界大部分樓房都是公寓樓。在公寓樓之間最多的是食品站,接下來就是飲料機。
這三個構成了這個世界的主體建築。除了這三個建築,還有一些其它的功能性建築,隻不過這些地方少之又少。
例如盧米家門口的公園和秋千,氣球販賣點,以及這往東走3小時的個人形象中心。
盧米沒有打算在一天之內能把東麵探索到最遠距離。因為這個世界的公寓樓非常相似,身處在其中非常容易迷路。
所以這種特殊的功能性建築就成了明確方向的地標了。盧米走進了個人形象中心,自動感應門在盧米到門口時打開了。
“歡迎光臨,請自由設定您的形象。”一個電子音傳了出來。
相比於有著一定顧客數的食品站,個人形象中心裏就有些空曠了。
大樓裏盧米隻見到了一層有著兩個人在電子屏前進行著操作。而從二樓開始目測就沒有任何顧客了。
盧米做著自動扶梯一口氣上到了5樓,發現確實沒有任何人。
再往上就沒有必要上去了。畢竟一個千米高的樓房鬼知道有多少層樓?
接著他又坐著扶梯回到了一樓。此時剛才的一個顧客正好選擇完造型,隻見一陣數據流閃過。
那個電子屏前的女人頭發從黃色變成了綠色。然後這個女人就滿意的出去了。
盧米也打開了一個電子屏發現裏麵是一個小人模型在旋轉。這個小人正是自己的樣子。
在模型的旁邊有著一些模板可供選擇。盧米點開了頭發,果然裏麵有著很多下拉菜單可以選,有發型,發色,長短。你改變的越多,需要的費用就越多。
盧米選了一個殺馬特發型一查看數據,需要支付100虛擬幣。
而改變身高體重的造型更貴,都是500虛擬幣起步。而且還有著限製,你不能把自己的身高設定超出50至200厘米的這個限定。體重不能在50斤到250斤這個限定。
在模板上玩了會,盧米選擇了不支付退出選項離開了個人形象中心繼續朝著東麵前進。
再遠的地方他的鄰居可就不知道有什麼了?這也是他要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