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這是一部紀實性文學作品。書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我在日本期間的經曆和見聞。
在書寫的過程中,盡力做到秉筆直書,減少虛構,把美好.善良.文明.積極進步的一麵展現給讀者。
本書以“研修生”2015年到2018年在日本打工的三年為主線,既有研修生在日本的打工生活,也有中國青年在日本的創業經曆,還有發生在日本的一些奇聞軼事和一些重要曆史事件。是一本客觀記述日本、反應中日兩國不同文化和生活習俗的可借鑒和可參考性讀物。
研修生不是“研究生”,也不是在日本上學的留學生。研修生實際就是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外國人到日本打工的青年。
1990年,日本法務省以法令的形式創立了“外國人研修和技能實習製度”,將外國勞動者分為專門技術領域人才和單純勞動者兩類,研修生屬於後者。
我國將研修生的派遣工作納入外派勞務的範疇,由商務部和對外承包商會歸口管理。
在日研修生所從事的工種涉及賓館、餐飲、建築、五金、機械、計算機、電子、化工、紡織、服裝、食品加工以及農牧漁業等10多個行業。
中國是日本國際研修協力機構的主要合作者。中國研修生占日本累計接收外國研修生人數的70%左右。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在日研修生最高年份人數超過20萬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自2009年以來中國研修生在日本人數明顯減少,一般情況下也有十萬左右的中國研修生在日本。
研修生分布於日本全國各地。各行業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經濟狀況會影響到研修生的打工收入;雇主的性格、態度、人品和管理方式會影響到研修生的情緒和生存質量。
本書中赴日研修生的經曆不代表整個研修生群體,也不能理解為這本書就是研修生在日本打工和生活的一個縮影。
研修生們在日本的打工經曆千差萬別,每個人的經曆和感受不一樣,看問題的態度和角度不一樣,對本書的看法和理解也會有很大不同。歡迎讀者評議賜教!
日本已經連續三十多年在聯合國全球國民素質排名中名列第一,他們的全民素質究竟與別國有什麼不同?本書在側重反應研修生在日本打工生活的同時,也如實客觀地記述了當今日本社會的文明進步和日本人普遍具有的良好素質和品行,符合推進中日友好事業的大趨勢,有助於兩國人民相互理解。是一本引導文明進步、啟發正能量、與時俱進的寫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的稀有讀本!
全書故事梗概和結構布局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一書記述了以周長福、李研、蘇麗麗等一批研修生在日本打工期間的不同經曆和發生在研修生和在日華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和情感糾葛;記述了一個普通留學生曹景奎在日本勵誌創業,在經曆了重重磨難和挫折之後,終於將他的富洋商行株式會社做大做強,成為大阪市五金雜品國際貿易行業一匹領跑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