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這鐵柵欄圍牆內,我立刻被裏麵堆放的物品震驚。
生前為了開發新型的環保材料,什麼廢棄的工廠,廢棄的停車場等等都去過。那時去的廢棄停車場裏,看到最多的都是一輛一輛層層疊放起來汽車軀殼,各式輪胎,各式發動機報廢品等等。
而現在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座巨大的廢棄機器人垃圾場。
各式各樣的機械手臂,各式各樣的機器腦袋和軀體,雜亂的堆放在那。十幾台大型的重工碾壓機械手臂下各吊著一個碩大的正方體鋼錘,將集中在一塊的這些殘骸碾成厚厚的鐵餅。
然後幾台重工牽引驅車便上前,合力將這鐵餅拖到區域正中的一個大大的圓形鋼筋混凝土柱體建築前,再由工人從圓柱裏牽引出巨鏈條將這鐵餅拖拽進去高溫消融。
這裏竟然是一座巨型廢棄金屬熔煉爐。
武傑抱著我,輕車熟路的朝一個低矮的建築物走去,穿梭於這些廢棄的機器零件裏。這低矮建築物立在大圓柱建築的前麵,約兩三層樓高的樣子。
看著這些廢棄的機器零件,我仿佛置身於生前看過的一個科幻電影《機器人瓦力》裏。裏麵的那個機器人主角是一台清掃型機器人,被遺棄在地球上從事垃圾清掃700多年,每天的任務便是將垃圾用自己的液壓身腔,壓縮成一個個小正方體,並一一堆砌起來,形成一座座的垃圾高樓大廈。
看到這裏堆成山的各式金屬垃圾,還不算其它的生活垃圾,或許某一天真的會出現電影裏那種虛幻的場景:那時的人類已經離開地球,而地球卻成了一個垃圾星球,不同的機器人穿梭其中,對這垃圾星球進行清掃整理......
真不敢想像,科技快速發展後,金屬垃圾產品為有這麼多。但這也是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人類隻有在不斷的進步中,處理好各種遺留物,才能將廢物重利用,不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便有了前麵國家嚴厲打擊盜掘稀有礦石的行動了。
將這些廢棄的機器零件掃視一遍,發現它們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海為科技產品。
海為科技!海為科技!海為科技有這麼牛氣?
這裏廢棄的機器人品種不下二三十種,有三四十年前研製的,有十來年前研製的,更還有近期研製出來的殘次品。
但這些報廢的機器人裏麵用的芯片大多都是睿龍芯片的低代產品。看來,這睿龍芯片應該是這個海為科技的重工研發產品。
越往裏走,裏麵堆放的零件越來越大,懸浮車之類的報廢品也開始出現。
在生前的2019年倡導垃圾分類,那這些金屬產品又算什麼垃圾呢?還好這些報廢金屬物品屬於是可回收垃圾,可對其進行循環利用,不然無處填埋或分解了。
現在的懸浮車全身近95%都是用的可環保材料,回收也就不在話下了。
但為什麼卻又是在這樣一個人口密集,土地寶貴,資源匱乏的片區修建這樣一座大型的處理廠呢?
走了十來分鍾後,到達了那處低矮的建築前。
這建築在這些堆成山的報廢品前麵,猶如一個從土地裏隆起的小土包。
一個穿著防輻射服,包裹嚴嚴實實的人從建築物裏出來,邊用輻射測試儀探測周身的情況,邊脫衣帽。看到武傑走過來,笑道:“武傑又來找牛爺爺了?”
“嗯。是的。彭叔叔,您要下班了嗎?”武傑看著這人,認出是爺爺的同事,彭軍。
彭軍道:“嗯,剛有人來換班了。你爺爺也快下班了。你就在觀察室等下吧,不要進去了。換衣服都要換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