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背井離鄉(1 / 2)

今年的雨不知為何,異常的多,多到積水都能彙成一條河。

村裏老四家唯一的一堵院牆,也被雨水不停的衝刷著,終究倒下了。

河水順勢圍了老四家的四間土坯房,說是四間,四間塌了一間半。

就這獨留的兩間,也坍了腰樑,搖搖欲墜,朝不保夕,說不上來幾時也就一命嗚呼了。

老四家兩口子有兩個兒子,老大齊桑,老二齊甚,一家四口就這麼將就得住著。

不曉得,是老四家燒香拜佛的原因,還是感動了老太爺,又或者上天眷顧。

看著早就要塌的兩間房,硬是挺到了今天,著實令人驚歎,我想這功勞,多半是其祖上庇護。

農村路窄,沒什麼出路,老四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人脈,不惜花了多年積蓄,才給老大謀了條山區煤礦下井的出路。

齊桑看著這倒了的院牆,坍塌的房屋,滿院的雨水,心裏百感交集,拚了這麼多年了,還是這樣無可奈何。

這時齊桑滿腦子都是錢,掙錢,拚了命的想掙錢。

於是又踏上一條人生坎坷路,康維煤礦。

三天後,齊桑就出發了,一起同行的還有村裏四個人,坐著30塊錢的大巴車,一路上都是,彎彎曲曲的盤山柏油小路,慢悠悠的,兩個小時過後,才到了山區小縣城。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全靠鼻子下麵的嘴,啥都得問。

關鍵問了也問不清楚,一路上,電話沒少打,路沒少問,這哥啊、姐呀、師傅、叔叔、阿姨沒少叫,可就是搞不清楚接下來路該往哪走,齊桑感悟到。

路是,問的明白,走著糊塗。

說來也奇怪,一個小小的縣城,方言能有兩三種,不帶重樣的。

兜兜轉轉,倒了好幾趟車,齊桑他們才找到和老黃約定的地點。到了約定地點,齊桑就看見老黃在哪,已經等候多時了。

齊桑拿著行李,上了車,一路無言。

等到了一個叫康力煤礦的地方,就聽老黃說了句:“到了。”

齊桑心裏詫異:‘怎麼是康力,不是康維嗎?’

齊桑剛準備下車,就被老黃勸阻道::“康維還沒有到。”

齊桑還來不及問什麼,車子就發動了,就這樣他隔著窗戶,回頭看著四人背影,還來不及說再見就離別了。

約莫過了五分鍾的路程,就到了康維煤礦。

隨後老黃又打電話托了別人,齊桑才跟著到了辦公室。

一番交談後齊桑領了份報名表,坐在辦公桌前填起了資料。

姓名:齊桑,年齡:22,學曆:高中,電話:137·····。

齊桑的對麵還坐著一位中年女士和一個短發少女,中年女士在登記齊桑的資料,短發少女在準備著材料。

這時中年女士詢問齊桑:“姓名、電話,”

他剛要回答,就聽見短發少女準確的說道:“齊桑、137······。”

齊桑心裏十分驚訝,‘這短發少女,站在他對麵,這樣倒著看,居然能說出他的名字和電話。’

資料填完後,齊桑就知道了一些簡單流程,接下來要開始為期十五天的培訓,考試合格的才能上崗。

離開辦公室後,齊桑拿著行李,到公寓樓安排了臨時的宿舍後,就告別了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