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越很失望,打心眼裏很討厭這個大姑,或許是因為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吧,任越最看不起這種不孝的人。父母就算不對,他們生我們養我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生活下去的本領,就算他們做錯了事情我們都該原諒。古人雲,父讓子亡,子不能不亡!雖然有點過分,但卻不無道理。沒有父母誰有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呢,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就是一種感恩,是一種誠信,是一種對別人付出的尊重和回報。就因為他們罵了一句,而一輩子不說話,這樣的人還是人麼?那些人永遠不明白父母所付出的苦心,不明白那些沒有父母的孩子們是多麼希望能有人罵上他們兩句。
記得有個連續劇叫做《李小龍傳奇》,有個劇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當李小龍告訴嶽母說讓她過去一起住的,那位老媽媽感到動都哭了,在外國人看來這簡直不可思議。可在當時的中國,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人鄙視的。人老了都想有人陪著,走到那個國家也是一樣,所以外國人都很羨慕中國的四世同堂,可惜我們卻漸漸的拋棄了。
等客人散去,這個偏僻的小村莊漸漸地安靜了下來。圓墳後,任清和任明月、還有嘉怡坐車去了縣城賓館,任越一個人拿著一瓶酒,一摞紙錢回到爺爺墳前,給所有的長輩都燒了一點。
“爺爺,二爺爺!你們總算是團聚了,以後在那邊也有個人說話,你們都那麼多年沒見麵了,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不過也別太激動了,都那麼大的歲數了,要說哭的稀裏嘩啦的讓我們這些後輩笑話。二爺爺你生前那麼多的錢卻不能帶著一分,到了那邊還要靠我爺爺照顧,我知道你好強,可你們是親兄弟,就不要太在乎這些了。二爺爺你也該高興,大姑來給你送葬了,怎麼說她也是你女兒,骨肉親情是斷不了的,既然她來送你最後一程,你就也原諒她吧。好麼!”
任越擦擦眼睛,繼續自言自語道:“奶奶!從小我就知道你愛吃魚,可家裏窮,買不起,我去水庫撈上來的小魚你做好了總是緊著我和妹妹吃,你最多就吃個魚頭。那些年妹妹還不懂事,魚頭都要跟你搶,後來等妹妹懂事了,你卻沒牙了。孫子不孝,兩年了也沒給你老人家端魚來吃,等過幾天我給你下水庫撈魚,親自給你做,多做幾條,你好好吃。”
說完,任越又走到爸媽的墳前,點著一摞紙錢:“爸、媽!那邊過的還好麼?別怪孩子沒來看你,以後一有時間我就來給你燒紙。剛才給二爺爺送葬的時候妹妹還問我你們長什麼樣子,說實話,我都記不太清了。你們也真小氣,也不多照幾張照片,我能給妹妹看的就隻有你們的結婚照,可那會兒你們也就二十多歲,這麼多年過去,不知道你們在那邊有沒有變老!以後二爺爺、二奶奶,二姑都過去了,你們要照顧的人就更多了,爸、媽!要是能回來的話,給嘉怡托個夢,她想看看你們長什麼樣子。很想念小聲後跟你們在一起的日子,那個時候有爺爺奶奶,還有你們,雖然你們經常打我,可我還是想你們,現在我想找個人打我,都找不到了。
你們也真狠心,拋下我跟妹妹兩個就走了,讓奶奶一個人照顧我們倆。爸、媽!你們走的時候也沒給我留句話,但我知道,你們更惦記嘉怡,不過放心好,嘉怡現在挺好,出落的成為大姑娘了,很漂亮。以後等她結婚了,我帶妹夫一起來給你們上墳。”
陽春三月,黃昏的落日下,一個落寞的年輕人坐在一片墳地之間,一邊燒紙,一邊喝酒,一邊自言自語。微風吹過,那一縷縷火苗帶著幾片燒成灰燼的紙錢隨風舞動,仿佛是舞女搖曳的影子,隨風而動,輕輕泣訴著什麼,荒山的景色很美,也很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