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商人來說,最重要的隻有兩個字:利益。
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中寫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
“資本是死勞動,像吸血鬼一樣,必須吸收活的勞動,方才活得起來,並且吸收得愈多,它的活力就愈是大。”
張天海可不認為自己是個吸血鬼,更不認為自己的錢是肮髒的。
公司裏上上下下好幾百號人,哪一個不得靠著他給發工資才能生活下去。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倒台了,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會家破人亡。
錢這個東西,說到底也就是一張紙,可是卻讓無數的人追求它,渴望它,費盡畢生精力也要得到它。
如果說錢是魔鬼,那麼她也一定是個美麗動人,攝人心魄的魔女。
張天海每天早上一睜眼,看見的就是自己的豪華別墅,這裏裝修的富麗堂皇,簡直就是為他專門打造的宮殿。
如果是當初二十歲的時候,有人告訴他,他將來會是坐擁上億資產的老總,他一定會覺得那個人瘋了。
想當年,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是在工人家屬大院裏長大的。破舊老化的老樓、三天兩頭斷水斷電,這是他童年的記憶。
後來就是考了大學,才算是從那個地方走了出來。
90年代,剛好是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時期,國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的驚人,隻要你願意幹,上麵就是一路綠燈。
張天海覺得自己真的是很走運,憑著大膽敢闖的性格,硬是從一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變成了如今的集團老總。
有時看見電視裏宣傳的那些富二代,明明是靠著自己老爹的資本和人脈才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卻整天宣傳什麼“即使是富二代,也是需要很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張天海覺得這些都是屁話,世界上比那些家夥努力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別人沒成功,你就成功了?
說到底,還是資源和起點的不同。
有人把人生當做一場賽跑,的確,剛出生的時候可以算得上是大家的起點。
但是,同樣是起點,大家一起在賽道上前行,有的人坐的是奔馳,有的人卻是光著腳跑,連雙運動鞋都沒有。
張天海自己是最清楚這當中的困難的了,當年所有能吃的苦他都吃過。
被那些投資人冷眼相看,低三下四的去求人幫忙,這些事情,一點一點磨沒了他的自尊。
權利、地位、金錢,隻要能得到這些,就沒有人能再瞧不起自己。
這些就是張天海的全部動力。
他不禁想起了前任市委書記,最早自己和老書記的交情很好。當然,這些交情是建立在大量的金錢堆積之上的。
老書記也給他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政策支持,這四個字在商場上是極為重要的。
後來又認識了李金昌,在華清市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意絕對是順風順水。
後來老書記落馬了,這是張天海沒有想到的。
背靠大樹好乘涼,大樹倒了,自己還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