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豺嶺(1 / 3)

江北市的郊外有座野豺嶺。

抗日戰爭時期山上打了場惡戰,據說是死人無數。當地的老百姓收殮了國軍的屍體,但總有遺漏;而日軍的屍體更是沒人管。漫山的腐屍令整座山都在發臭,活人避之唯恐不及,卻是招來了成群的豺狗,小山也因此得名。

野豺嶺遠看不險,實則怪石猙獰、荊棘橫生,是個實打實的惡風惡水之地。山上除了野菜、蘑菇就剩下當年豺狗啃剩的人骨頭。平常沒人願往山上走,連個挖墳掘墓的都不來。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在這個七月中旬的悶熱夜晚,六個人頂著半空中的毛月亮進了山。

“郭猴,你丫的沒走錯吧?這種地方,怎麼可能會有古墓?”

說話的胖子一身橫肉,凶惡的神情擺在臉上。此人名叫李為國,可他一輩子也沒做過啥為國為民的事兒。雖說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可他家祖上成分不好,又趕上了文化大革命。於是他三歲死了爹,四歲死了娘,隨後被個盜墓的舅舅收養。一直到了二十多歲,他終於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好時光。

憑著舅舅傳授的手藝,八十年代中期他便已發家致富。他小的時候太苦,有錢了就放開了吃;沒兩年他的身體開始發福,加上他成天在山上刨食,於是有人便給他起了個外號——果子狸。

十二年前,他在進一個大墓時,被鏹水在左臉上燒掉了乒乓球大小的一塊肉。傷愈之後,他臉上留下了瘮人的疤,從此果子狸又變成了鬼麵狸。他覺得鬼麵狸這個名頭挺霸氣,能夠鎮得住人,於是便也不覺得臉上的疤有多難看。

經過多年的打拚,鬼麵狸在蘇北盜墓行業中漸漸有了名氣。七年前,他把競爭對手的一家五口綁了。上到七旬老母,下到三歲幼童,男的女的全都送進墳地裏活埋。從那以後,蘇北地界上,就沒誰再敢跟他明著搶生意。

可古墓畢竟是個不可再生資源,加上全民收藏熱的興起,如今全國大大小小的古墓已被挖了個七七八八。鬼麵狸前些年確實風光過,買了房子,取了老婆,二奶三奶遍地開花。但或許是缺德事兒幹了太多的緣故,他一直沒能有個一兒半女。

如今這世道,能找得著的古墓越來越少。他又不是個會經營的,至今他也沒搞清楚,手上的上千萬積蓄到底甩在了哪幾個女人的肚皮上。錢少了,女人也跑了,跟他混的兄弟很多都選擇了另謀發展。

正當他考慮是否轉行之際,一個道上混的小弟來報——說是這些天有十來個外地人,拿著高科技儀器成天往野豺嶺跑,看樣子很可能是在找古墓。

野豺嶺他早些年就探過——沒龍又沒穴,根本就不是個埋人的好地方。即便是有誰的先人在那兒建了墳,也肯定是窮人家的,否則不會連風水都不講究。

雖說心中這般想,但小弟描述的邪乎,說那些外地人的儀器老高級了,看起來就很昂貴,不大可能興師動眾的無的放矢。於是鬼麵狸也動了心思,今夜叫上幾個手下一起上山,想來一次截胡。

“大哥你就放心吧。那些人走後,我拿手機軟件定位了GPS坐標,肯定錯不了!”

前頭傳來了小弟的回話。那人名叫郭亮,卻長得黑瘦像個猴兒,因此人都喊他郭猴。他平日裏並不是跟著鬼麵狸混飯吃。這次他盯上那幾個外地人,原本隻是想偷點值錢的東西,沒想到發現了更有用的信息。

郭猴自己沒本事下墓,於是隻得找人合作。在江北這一帶,道上人都知道鬼麵狸是倒鬥行業的大佬。郭猴在夜總會拉皮條的時候,和這位大佬混了個臉熟,於是很快聯係到了他。

既然得到了肯定答複,鬼麵狸也不再多言,隻深一腳淺一腳的跟緊了前頭的人。耳邊就聽夏蟲的鳴叫此起彼伏,有小活物在草木間窸索穿過,並不是個寂寞的夜晚。蚊子結成了陣,恨不能吸幹他全身的肥油。

一行人頂著蚊子披荊斬棘。好些年沒受過這樣的罪了,鬼麵狸氣喘籲籲,又忍不住嘀嘀咕咕的罵街,不由自主的吃進了許多蚊子;一個大巴掌甩自己臉上,他真是恨極了,心想等下要是找不到古墓,郭猴那崽子就別想下山!

不知過了多久,六人在半山腰處停下,一個個跟猴兒似的上抓下撓。山裏的蚊群實在太毒,好在越往山上走,蚊子就逐漸稀疏。四周的林木遮天蔽日,把月光擋住了大半。其他地方的雜草足有半人高,但麵前這塊地兒明顯剛被人清理過,荒草被割掉了,露出一塊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