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幸 (一)(1 / 3)

宋政和四年春,汴梁城西三裏,一群官兵押著幾車貨物朝著城區方向徐徐而行。

其中領頭的人物叫做郭平,他出身貧寒,活了三十五年也沒出過陝西。此時麵對眼前林立的市集以及高聳的城樓,郭平內心澎湃不已,向往了半輩子的汴梁城出現在眼前真的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隨行眾人皆是如此感覺,不由的腳步加快了起來。

郭平行了幾十步,忽然記起一事,忙伸手入懷細細摸了摸口袋,接著放慢了腳步。眾人未覺其異樣,又往前行了幾丈才發現領頭的被落在了後麵,便回頭問道:“大哥,你怎麼停了下來?”

郭平回頭望了望正在落山的夕陽,對眾兄弟說道:“兄弟們,如今天色已經不早了,今晚咱們就不進城了,就近找個地方歇腳算了。”眾人嘩道:“我的好哥哥,你這是要做什麼,眼瞅著京城就在跟前,加把勁可就過去了”,“今天咱們餓了一路就等著進城大吃一頓,怎麼咋說不進就不進了。”

郭平喝道:“吃什麼吃,我看你們是想逛窯子才對。若不是晌午時你們磨磨蹭蹭不肯走,咱們早就到了童大人府上領了賞錢逍遙自在去了。”郭平想到這裏狠狠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接著說道:“你們懂不懂啥叫京城米貴,我聽人說城內物價奇高,咱們手中剩的盤纏定是連住店都不夠,難道進城去喝西北風麼。我看此處東西也不會太貴,咱們就隨便吃點,然後再找個不花錢的地方湊合一晚,明早再趕去童大人府上複命。”

眾人回頭瞅著近在眼前的東京城樓,似乎有人在上麵向他們招手,聽到郭平此言後內心可謂是無比拒絕。但領頭的既然發話,他們也隻能聽命。

此處雖距外城尚遠,卻也是飯莊酒肆,勾欄瓦子應有盡有,叫賣吆喝聲亦不絕於耳。郭平曾去過長安城,但早已不是唐朝時盛狀,和這汴梁城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郭平在路邊瞅了一會兒,最後選了個最簡陋的麵攤叫了幾碗最便宜的素麵,然後照例安排大家先行進食。

眾人都覺得領頭的謹慎過了頭,如今都到了天子腳下哪還會有強人劫貨,便勸郭平一同進食。誰知被其搖頭拒絕,並又訓斥一番。郭平出身平凡,既無錢無勢又不會阿諛逢迎,日常都是往西北邊境運送戰略物資,都是些稍有不慎就會掉腦袋的任務。像這種往東邊押送的任務可謂一個都沒,現在這種往京城押送的美差就更不用想了。

不過這次說來也巧,一月前上頭安排了一批貨物送往童貫府上,營中人都知這是件美差。上司便把所有的親信都安排了進押送隊伍,浩浩蕩蕩上百號人。郭平一幫人向來都是苦力,所以隻有眼氣的份。不想不過了半月上頭又說要加送幾車,營中有點關係的人早就跟著上一批出發,此刻已是“無人可用”。於是上司便克扣了一半盤纏,“好心好意”的派了郭平他們。好在這十位兄弟皆是窮苦出身,平日都相互照應,人心也齊,這一路上省吃儉用,風餐露宿,磕磕絆絆的也算撐到了京城。

郭平等兄弟們吃完確認無事後,自己跟著要了一碗。他不想讓兄弟多等,便大口大口吃了起來,也管不得是什麼滋味。不過這碗確實有些精致,郭平吃完整碗麵仍覺肚中空空,再看眾兄弟都是如此表情。他便搖了搖錢袋好像隻剩寥寥百文錢,按照眼前物價連明早的飯錢都不夠。

郭平隻好打消再來一碗的念頭,便詢問店家附近有沒有不收錢的住處。店家雖然麵給的不多,但為人還算熱情,告知眾人前麵有家小書院,說那先生為人和善,定會收留他們。於是一行人趕車前行了一裏,又問了幾戶攤販,接著又往北行了不到半裏,終於尋得那家書院。

書院甚是簡陋,門上並未設置牌匾,隻在門側黑木板上用膠泥寫了二字“書院”,內院也未點燈,也不知有沒有人在。宋時讀書人的地位甚高,郭平雖沒讀過幾天書,但是對讀書人有種骨子裏的尊敬。他收了力道輕敲了幾下門,輕聲叫道:“先生在麼?”無人響應,他稍微提高嗓門又叫了幾聲。半晌院內傳來聲音:“還請稍等。”接著輕輕的腳步聲由遠至近,開門的是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