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浮生若夢(2 / 2)

建平王給的這些東西是一個警告,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大軍已經到了長信城,眼看大業將成,決不允許有半分差錯。楊淩雲心一橫,吩咐部下明日一早便攻城。

長信城中雖然沒有足夠抵抗大軍的軍隊,但是早在楊淩雲打出勤王的口號之前,建平王就暗自從西北調了一支隊伍過來。他當然沒有想過與楊淩雲硬碰硬,他早已想好讓軍隊先抵抗幾日,而自己帶著秋其南下,去找梅玉台。

梅玉台管理的青州,有“天下商貿”的美稱,青州之富,富可敵國。楊淩雲率領著大軍能夠如此肆無忌憚,就是因為梅玉台在背後的支持。建平王苦心孤詣,隱忍多年,好不容易在民間有了自己的力量,但是一直苦於沒有握到實權。建平王如果能夠得到梅玉台的支持,而且加上自己的皇室身份,與帶著的一半虎符,必定能讓其他沒有聽命於楊淩雲的軍隊聽從於自己。

秋其算是讓她半挾持半勸導才跟著他走的,他們從港口出發,沿著麗江進安江,沒過幾日便到了曲丘。建平王帶著秋其直接去到梅府,他當然知道當他一進入曲丘時,梅玉台的眼線就盯上了他們。果然他才踏上梅府的門,梅玉台的人便抓了他,將他帶到了梅玉台麵前。

梅玉台老奸巨猾,看著明明是自己敵人的建平王,依舊笑著說:“你們好大的狗膽,竟敢抓了二皇子殿下,還不放開他們。管家,讓人沏壺好茶來。”

建平王活絡活絡自己的雙手,坐下便與梅玉台客套地說:“刺史大人如此明白事理,您的女婿楊淩雲真的該好好學學你。”

“二皇子此次前來,一定是因為楊淩雲攻打長信城,還說您把持朝政,濫殺無辜。”梅玉台裝出一副無辜樣,對著建平王訴苦:“這個楊淩雲包藏禍心,竟然脅迫下官與他一起謀反,下官心掛陛下,又有一家老小,不得不從。”

建平王心裏冷笑,卻還是裝作同情的樣子說:“此等叛賊真是可惡。若是本王有刺史大人的協助,一定可以將此等奸賊擒獲。”

“王爺說的話可是真的?下官也有此種想法,隻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若是能幫助王爺,收複江山,臣萬死不辭。”梅玉台俯身下跪。

建平王屈身攔起:“大人不可,隻要事成,本王絕對不會忘記大人的恩情的。”

秋其在一旁看著他們這樣,總有幾分不太現實的樣子。像梅玉台這樣的老狐狸,能夠背叛一個人,當然也能背叛第二個人。她覺得人類鬥爭過來,鬥爭過去,並沒有什麼意思,但是他們鳥類還不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廝殺。現在擺在建平王麵前的道不多了,他不得不硬著頭皮上。

有了梅玉台的幫助,建平王很快就召集了一個大軍。等到這些事情辦完,楊淩雲那邊也已經攻下了長信城,入主城內。並有安宗的聖旨,封為護國大將軍,奉命征伐逃竄在外的建平王。

兩隊大軍都摩拳擦掌,梅玉台推薦了自己的親信作為大軍的元帥,建平王這才發覺自己對大軍並沒有實際的掌控權。梅玉台隻是需要他這個虛名,幫助他拿到一隻軍隊,而自己的價值,也就隻是名義上的皇室血脈。

沒過幾日,梅玉台授意士兵囚禁了建平王。秋其心裏著急,現在她才發覺一切名利都是假的,隻有和建平王在一起才是真。她想到被自己送出城的梅碧瑩,便急忙找人聯係她,焦急地等待了幾日,才收到梅碧瑩的消息。

梅碧瑩讓人帶信秋其,信中說她已打點好了一切,明日子時,讓秋其帶建平王從府中的偏門離開,門口有車等著,會帶著他們出城。

第二日子時,秋其潛入建平王被囚之地,輕輕叫醒他,讓他與自己走。建平王見秋其過來,心中高興,卻還是舍棄不了這些虛浮的權利。他猶豫再三,也明白就算自己還待在這裏,依舊沒有挽回的餘地,便與秋其一起走了。

兩人順著安江而下,沿途躲避著追捕,大約梅玉台也要應付楊淩雲的大軍,便對他們的追捕鬆了一些。在安江進入森林,他們遇見了傳說中的女兒族。女兒族的人不喜外人,但是秋其幫助了他們的一個族人治病,族長便讓他們留下來了。

留著這裏,與外麵相隔,秋其感覺安心,但她知道建平王肯定不會願意這樣。她想他總會離開,就像清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