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難尋(1 / 2)

吳可琪給孩子取名叫李響,可她一抱起那孩子,身上就有一種不自然的感覺,那孩子吮吸奶頭的動作也使她感到陌生、膩厭。她的奶水一直不充足,大部分要靠奶粉補充。

她頭腦裏老是出現另一個孩子的幻影。那孩子的眼睛睜得早,黑烏烏的眼珠兒會動,而這孩子,直到出院的那天眼睛都沒睜開過。

在醫院,她和趙蝦娣一家相處得很好。她特別愛喝趙婆從鄉下帶來的新大米粥,而趙蝦娣特別愛吃她的水果罐頭。

她們是同一天出院的。分別時,她送給趙蝦娣一籃子水果,趙蝦娣驚詫得都不敢拿,最後眼淚汪汪的,千謝萬謝才收下了。她們互相留下了家庭地址,相約以後一定來玩。

出院以後,可琪就一直懷著一種異樣的心情觀察這個孩子。一天、一天地巴望著,好象孩子身上會出現什麼奇跡。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好象還是那模樣兒,一點沒有變化兩個月過去了,孩子的皮膚不但沒有轉白,反而變得黝黑、發粗家裏人的眼光裏,開始流露出深深的不安。三個月後,孩子的長像越來越不對頭。家裏人開始公開地議論這件事,並訴說給親朋好友們聽,可誰的心裏也不希望這種事情是真的

這怎麼可能呢?這怎麼能接受呢?

這天為孩子接生的王醫生來串門,可琪象見了救星似的,忙不迭地問她:“王醫師,你看這孩子象哪個?”

王醫師眯起眼睛,左看右看,皺起了眉頭,最後吞吞吐吐地說:“這孩子怎麼怎麼看不出來?”

“是啊!”可琪一拍手,“人家都這麼說呢!我一直都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搞錯了!”

於是她就將那天病房發生的錯牌、換牌的事情詳詳細細說了一遍。

王醫生聽著聽著皺起了眉頭:“不會吧……嬰兒手上的牌子洗澡時是不解的,怎麼會錯呢?包被包錯了倒是可能的……”

一聽這話,可琪的腦袋“嗡”地炸了,眼前一陣發黑,身體晃了晃才站住。

王醫生勸說了幾句,連忙告辭了。

可琪呆呆地倚在門框上,抬頭看天,心頭罩著沉沉的陰雲。

丈夫一回家,她就急切切地向他彙報。丈夫聞言急得團團轉。這個一年為公司承包六百萬業務的供銷員此刻也沒了主意。兩人商量了半天,覺得這種事情還是先到醫院去,問問醫生再說。

其實他們想錯了。醫生當然不希望去“診斷”自己的錯誤。出了這種事故,大家的臉上都不好看,更要緊的是獎金都要受影響。

果然,醫生的態度冷若冰霜。

“不知道。”“不可能。”“沒辦法。”

“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回頭的路上,可琪急得要哭了。

“我想,有一個辦法。”李門顯得很內行的樣子說,“小孩一生下來不就按了足印在病曆上嗎?孩子錯沒錯,一對足印不就清楚了嗎?”

“哎呀——!”可琪恍然大悟,“我們怎麼一開始沒想到呢?!”

他們立刻趕回家行動起來,將蓋章用的紅印泥塗在小孩的腳板底下,再用一張白紙拓了模印兒,然後開了單位證明,再次來到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