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之傳奇人生
擊壤歌者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蒲鬆齡《聊齋誌異自序》
第一章大清早遇見鬼
乍暖還寒的仲春,一個天色未明的清晨。
像所有如俗話說的“無利不起早”的生意人一樣,蔡紅海也是一如既往的天還沒亮就起了床。
這是個青年人,年紀約莫二十上下。盡管他的手藝是炸饊子的,但是其長相卻似乎很缺乏油水,中等偏上的身子沒有多少肉,幹瘦得像從油鍋裏炸出來似的。顏麵也很體現職業特點,一副長臉被油煙熏染得黑油油的。尤其特別顯眼的是,他那雙深陷在眼窩裏的眼睛異常賊亮,就像油珠子在光照的輝映下閃耀。
蔡紅海的生意門點處在濠梁縣街東頭,臨近郊區,再往東,便是延綿向鄰縣眾惢縣的群山。
這天,於黎明前最黑暗時刻,蒼穹繁星暗淡,一鉤曉月無光。蔡紅海這時便已經把第一鍋饊子撈了上來,他一邊忙活,一邊還哼著小曲,幹得十分歡快。以至於倏然吹來的一股颯颯地冷風,給他的感受到的竟是那麼舒適、涼爽。他情不自禁地從油鍋的煙霧中抬起頭,並自言自語地感歎道:“嗯!好爽哦!”
的確,這一刻也確實足以讓他爽歪歪了。因為在他感歎爽心的同時,又被驚豔吸睛,他驀然發覺,有一年輕姝麗,宛若伴隨著那舒心的爽風,從幽暗中姍姍而來。他看到,那女子麵容姣好,意態惶惶,步伐輕飄,行動猶如一縷清風。她到得他的攤位前,輕啟朱唇,徐徐說到:“老板!請你把炸好的那些饊子都秤給我吧。”
天還沒亮就來生意了,並且客戶還是那麼得吸引眼球,他本來就很賊眼睛愈發閃亮,他實在忍不住好奇,便問那女子怎麼這麼早披星戴月來買饊子。
那女子略一遲疑,隨即表情愴然地解釋說,自家是孤兒寡母,孩子正是吃奶的時期,隻因奶水不夠,孩子常常饑餓嗷嗷。每每聽到孩子挨餓的哭聲,自己的心就像刀挖一樣難受,故而才急急忙忙前來買饊子,好回去給孩子充饑。
蔡紅海聽了那女子所說,很是同情,當即一邊講些安慰的話,一邊快速給她秤饊子,又熱情地招呼著目送她離去。當天,由於所炸得饊子大部分被那女子買走,剩下的天沒到晌午就賣完了。
然而,教蔡紅海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一大早竟會人替鬼忙。原來,當他賣完饊子,照例要清點一下錢數的時候,殊料,不小心把錢匣子弄翻了,一部分銅錢因此正巧落到水盆裏,他隨即跟著就去撈錢。可觸目所見,不由使他怵然一驚,再仔細瞅瞅愈發驚恐起來,因為他真真切切地看到那水盆裏竟然漂浮著一層冥錢。
我的娘吔!難不成今天遇上鬼了?蔡紅海心裏不禁聳然惴惴,腦子裏隨之便開始回憶起今天前來買饊子的人,眼前立刻就出現那女子的音容和風姿。
是她!篤定是她!也隻有她才有鬼的魅力。他暗自肯定地想。遂即,他決定留個心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