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蛙殺人事件》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完成了所有的拍攝,最後一幕那個最經典的鏡頭都處理得天衣無縫。
這部電影擺脫了詛咒的傳說,在影壇上大受歡迎,票房在一個星期之內以非一般的速度拚命地飆升。
導演很高興,幕後的投資者也很開心,因為他們賺了很多,除此之外,影壇上似乎又多了一個新的明星,是的,她就是黃雁如。
相當天,所有的女一號相繼地遇害,行凶者來曆不明,電影女一號又長期空缺,導演在無計可施,無可奈何的時候,終於走出了他認為最大膽最具有創新精神的一步:臨時選用黃雁如作為女一號。
當時她也很抗拒,一直在推搪,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會導致拍出來的效果大打折扣,但導演讓她放心,在他的拍攝下,任何一個演員都能演出那種驚豔四座令人拍手稱讚的效果。她還在猶豫,直到珊瑚主動勸她,給她分析了眼前的一大波情形,並且認為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於是,她就半推半就地答應了成為女一號的請求。
在最初的消息發放出來時,很多人都抱以抗拒的態度,認為一部如此經典的改編電影,不應該隨隨便便找一個新臉孔來當女主角,這樣除了對不起觀眾也對不起原著的粉絲。但投資者的目光就是這樣,他們決定要投資一樣東西,就會執行到底,不管其他人的指指點點,異樣的目光,他們統統都選擇視而不見。
所以說,在最初開始拍攝時,黃雁如的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每一個拍攝鏡頭都顯得小心翼翼,生怕留下不好的影響。
對於她這樣的一個新手而言,要拍攝一部這樣的電影是很困難的,就連最簡單的內心戲,導演都要NG好幾遍,但還好,很多人都在給她一個機會,給這一部電影一個機會,就算租的電影場地到期了,投資方仍然願意出錢繼續拍攝。
在此期間,關於詛咒的惡毒攻擊也在不斷冒起。
有人在詛咒她,說她會像其他女主角那樣,死於非命。
也有人說她貪慕虛榮,有好好的工作不去執行,非要做電影夢。
總之在成功的道路上總是艱苦無比的,她隻需要咬緊牙關,閉上眼睛,一個勁地熬過去。
到了現在,她已經成功了。
成為一顆影壇上的新星,經紀人接著她剛剛紅了起來,就連續為她接了好幾個廣告,還簽了第一個《五年合同》
這是不是意味著她要脫離警察的角色,正式進入演藝界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試探過她的口風,她懵懵懂懂地回答:不知道呢,或許拍電影比做警察有意思多了。
我愣了愣,慢慢地意識到這個快要踏上人生高峰的女孩,即將會變成另一個我完全不認識的人。
一個人成功了,她總是會變得如此陌生。
從來就沒有例外的事情。
就在今天,她要接受一個西方記者的座談會,關於采訪她對一夜成名的看法以及以後會不會進軍娛樂圈的想法。這個訪談是現場直播的,負責該直播的網站一瞬間爆滿了,點擊量一下子過億,滿滿的彈幕不斷地浮現,望著滿屏幕的彈幕,望著她的步步高升,我突然感到有些惆悵。
黃雁如好像已經忘記了女一號的謀殺案,凶手還沒有抓到,真相還沒找出來,不過沒關係了,這些都與她無關,她現在隻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個座談會上做好宣傳自己的準備。
我當然不會關注這個座談會,但我偏偏手賤,點開了網站,開了一個小窗口,拉到最左側的角落裏,一邊用著眼角的餘光盯著小窗口,一邊與CRAZY聊天。我們在一個聊天室裏相遇,聊起了生活的種種細節。
她告訴我,在美國讀書是一件很孤單的事情,外國同學的思維很活躍,很能玩,思想也很開放,她一時半會還不能溶進這個看似神一般的班級。我隻能樂嗬嗬地告訴她,慢慢習慣就好。
她卻這樣回了我一句:你跟黃雁如姐姐的感情怎麼樣?
我很驚訝,她為什麼會這樣問。
“什麼感情,我們隻是同事。”
“是嗎?可是她跟我說,你變得很冷淡。”
我不甘心不服氣地回複:搞清楚了,是誰變冷淡了,是誰變質了。
那邊很快就傳來消息:我看了國內的新聞,知道她快要進入娛樂圈了。
“你也知道了是吧?那你就應該意識到,有些事情的變化是無可避免的。”
她倒好,還非要維護她:不會的,她不會變心的。
我連續發了一連串的感歎號過去,然後問她:如果是你,你會理解她然後支持她?
“如果站在朋友的角度,當然是支持她;但如果站在一個曖昧關係的角度來看,也許這並不是那麼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