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福金,出生在晉陝交界的翠屏小鎮,翠屏鎮南北長,東西寬,人口約有2萬人,不大可也不小。整個鎮子毗鄰黃河,幾千年來黃河在這裏不斷的衝刷,所以我們這裏又叫黃河拐子。
相傳,這裏有好多的沉船,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來的財富,也許是改朝換代之時人們為了遠離戰亂來不及逃跑而留下來的吧!千百年來,王朝更迭頻繁,那些王侯將相們早已經化作了曆史塵埃,話說秦始皇嬴政,兩千多年前在此建國,一掃六舍,統一天下。然而,他的死到今天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迷,他的墳墓,他的殉葬品。他埋在哪裏?有多少寶貝?老黃河拐子的老百姓祖祖輩輩口口相傳,隻知道就在這八百裏秦川下埋藏著。曆朝曆代至今,這裏的人們除了種地外,尋寶,也就成了我們為要的生活來源之一,有人甚至以此為業,得到一件寶物,幾乎就可以讓全家衣食無憂了。你想想兩千多年前的寶貝啊!人心不足蛇吞象,誰人又能不動心?哪個能經得起誘惑呢?俗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為了錢財不則手段,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喪命,此例古今中外不勝枚舉,這裏的老百姓也不是對人,哪怕付出生命代價,又何嚐不值呢?
據說秦始皇嬴政死在了東巡的路上,他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藥不惜令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東渡倭國,這才有了日本。當然,這是後話,不是我們所探討的,嬴政最後無果而終。他雖貴為帝王,卻也是肉體凡胎,終究是個凡人,抵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我們就從他的身後之事開始說起吧!嬴政駕崩後,他生前所期盼的萬世之基業如同曇花一現,很快就被農民起義淹沒在曆史洪流之中。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這裏的農民因為打井而意外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國家因此而大規模發掘,這就是世界幾大奇跡之一。可見嬴政生前就為自己的身後之事而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空前絕後的皇陵,這也為後世留下了豐厚的曆史文化遺產。
然而,世代居住在黃河拐子的老百姓對這些可是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他們最關心的莫過老黃河拐子的河床下究竟埋有多少寶藏?藏在哪裏?什麼樣的寶貝?價值多少?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當然,我也是從小就生活在這裏的人,換句話講,我也是個俗人,對埋藏在地下的財富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小時候,聽家人說因祖上在清朝開國時在關中一帶繳滅李自成有功,先祖便被順治爺封為將軍,編入漢軍八旗,因本姓為傅,順治爺改傅為滿洲姓氏富察,世代居住於此,成為關中地區少有的滿洲貴族,清亡後,革命黨大勢追殺滿人,迫於生計,又改回了本姓,為了徹底斷了曾是“顯赫皇族”這一身份,太爺爺忍痛將“傅”字改為非常吉利的“福”姓。家族本興旺,但到了父輩那裏,由於八十年代的計劃生育政策,隻留下了我這麼一根獨苗。也正因為如此,我沒有按照族譜上欽定的方法按字輩取名,父親為我取單名一個“金”字,再加我的姓氏,其含義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從我出生到現在,我的成長與生活自然也成為家族中的頭等大事,也是時運不濟吧,出生的時候正好碰上“十年浩劫”,我的教育問題,成了族裏的頭等大事,七十年代末,高考剛一恢複,我就立刻成為鎮上第一個報名學習的人。“十年浩動以後”,鎮上識文斷字的人已不多見,我的畢業,自然使我在翠屏鎮成了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哪家有什麼紅白喜事,書寫禮賬。或者某某挖出個什麼文物之類的,找人“鑒定”,我也是唯一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