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皇子反了(2 / 2)

可是話還沒說完就被唐清如打斷了。

“三皇子口口聲聲說皇上被人挾持,我等胡編亂造,無憑無據,要的不過是師出有名,然皇上親自下令讓嫻妃娘娘侍疾,太子又是皇上親自冊封的儲君,奉皇上口諭監國,而三皇子無昭擅自帶兵入宮已犯下滔天大罪,如今被太子圍困,汝等還要執迷不悟,為他賣命嗎?皇上如今就在天祿閣養病,如有不信者可親自麵聖詢問,但本公主可不保證皇上可否遷怒,若是汝等放下武器束手就擒,想必皇上深明大義,諒解爾等受人蠱惑,不明緣由,或許會從輕處置。”元進還未說完便被唐清如打斷了,他說來說去不過就是這麼幾句,打著清君側的名頭謀逆,可是是非曲直自在人心,不是他三言兩語就能隨意抹黑的,更是說出其中要害,讓一些被蒙蔽的將士棄械投降。

這也是她為何選在皇上在時,促成元進謀逆事實,又為何選在天祿宮殿前圍困叛軍,要的就是讓皇上真切的感受到這一切,皇上如此偏愛嫻妃和元甄,那麼在這道殿門背後自然有人向皇上一五一十的通傳此事,其實也無需叛軍去查證,或許皇上會迫不及待的出來證實三皇子謀逆的大罪,雖然皇上病重,但是她前幾日偶然碰見許太醫,有意無意的和他提及一劑藥方,那藥方對皇上的病症無多大的用處,但是能讓皇上一二日內神清氣爽,就跟回光返照的原理差不多了,如今皇上已經病入膏肓,即便是自己真心想救他,也是無力回天了,更何況自己並沒有救殺自己父母和對嚴湘下藥的惡人。

果然聽到唐清如的話,叛軍麵麵相覷,覺得不無道理,眼下他們被圍困在此,可以說是九死一生,與大多數人而言,這場奪嫡之爭與他們並無多大關聯,至於最後能不能加官進爵尚且未知,但若是坐實罪名,那便是誅九族的大罪,這代價太大了,他們不敢再冒這個險。

果然有一個人帶頭扔下兵器,很多人都隨波逐流,一時間隻聽到兵器與地麵接觸的聲音不絕於耳,元進知道自己今日敗了,很是頹然,但對上唐清如那張過分妖嬈的臉,便氣都不打一處來,以迅雷之勢從馬側抽出弓箭瞄準唐清如,弓箭直奔唐清如而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視著那支飛逝的弓箭,它的目標直指唐清如,而唐清如卻未露出半分怯色。

“唐清如,小心。”元甄在唐清如身邊提醒道。

他不知道麗妃早已命暗衛對唐清如下手了,隻是到最後都沒有任何消息,即便是他派人動手,也撼動不了武承王府的銅牆鐵壁,以及安置在唐清如身邊的無數暗衛,這其中還有一部分嚴湘悄悄放在他身邊的。

“三皇子為何會這樣想本公主,本公主是奉皇上之命輔佐太子,如今三皇子起兵造反在先,本公主遵旨護駕在後,怎就成了本公主的不是了。”唐清如看著三皇子雲淡風輕的說著,她不氣惱元進對自己的謾罵,隻當是垂死掙紮,一個弱者最後的叫囂。

“你口口聲聲說遵旨,請問旨在何處,如今父皇在你們手中,還不任由你們信口開河。”元進怒指唐清如質問道,他在賭,賭父皇病入膏肓,行動不便,前幾日他已經向禦醫打探到消息,父皇也就在這幾日了,最好今日的事刺激到了父皇,惱羞成怒一命嗚呼,即便他們所說所做的都是真的,也會在人們心中埋在懷疑的種子,被後人詬病皇位的來曆,挾天子以令諸侯並非善評,自己登不上大寶之位,也不會讓他好過的。

唐清如冷哼一聲,這樣的人幸虧沒讓他當上皇帝,他自己與皇位無緣,還要拉元甄下水,若元甄坐不穩皇位,讓有野心的臣子禍亂朝綱,到時候拖垮天澤國,又是誰的過失?

“你這個逆子還不快給朕住口。”天祿閣殿內聽到皇上怒聲斥責的聲音,隨後就看見有小太監拉開門,隻見嫻妃攙扶著皇上站在門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