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治國之道、治安之心,治國之邦(下)(1 / 1)

葉蕭宇緩緩看著四周,嘴角微揚,將每個人身後的陣營在心中暗暗記下。至於三皇子邢霄,八皇子刑卿,葉蕭宇看不出兩個人的神情,隻好暫時將他們定義為中立,誰也不幫隻是看著他們兩隊人互相殘殺。

葉蕭宇看著明顯在等著看好戲的刑楓,心中一頓,暗道:既然這樣,那我今天便一回魚餌有如何。

隻聽葉蕭宇開口道:“依草民愚見,所謂治國之道,則是使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為國者可以進豫遊之樂,可以養鬆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不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聰明之耳目得無為之大道。

所謂治安之星心,則是以民為本,萬事為民考慮,正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為君者,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哲也。對臣民,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所謂治國之邦,則是為國者與鄰國交好,切忌婦人之仁,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莫要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優,必竭誠以待下,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故為國者惟有心係百姓,心係天下,始終揣懷仁義之心,有劉邦三顧茅廬之德,有藺相如躲避廉頗之懷,舍棄項羽放走沛公之心,方能國運昌盛,福澤萬年。”

眾人聽了葉蕭宇一番“見解”,都怔愣住了。他們沒想到葉蕭宇居然會說出這麼富有哲理的一段話。

刑楓率先從發愣中回過神,看著葉蕭宇就像看到肥肉的綿陽,續而又急問道:“那本王在問你,怎樣才能達成你所說的治國之道?”

葉蕭宇聽了刑楓的問題,不緊不慢的開口道:“為君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衝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葉蕭宇看著眾人驚呆了的模樣,心下難免一陣得意。記得他上一世有個任務,目標唯愛這些子乎者也的聖賢之文,為了得手,才學就了這麼一篇文言文,好像還是那個有名的諫官寫的,沒想到如今竟派上了用場。隻是可惜自己就會這一首,不然還可以讓他們在多多震驚一下。

刑楓看著葉蕭宇,心裏對葉蕭宇的能力走了更甚一層的了解,對他的渴求自然也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