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聲音頓了下道:“是童貫的。”
謝玨微微頷首,道:“繼續說。”
“他們哄抬糧價之時,劉琦派人過來說,咱們不要動,糧食不漲價,但是每日要限購,防止有人借機生亂。”侍衛道。
“倒是個聰明的。”謝玨癟了下唇角,哼了一聲。
九皇子既然是真的,又不是蠢的,自然是會有密信給皇帝,而皇帝則是會找劉琦商量,所以劉琦才遞了這麼個信過來。
這不漲價是賺個好名聲(你看別的都漲就咱們不漲多為百姓著想啊),限購,則是為了防備那四家跑過來低價買了,再高價賣出去。
“咱們和劉琦的店限購之後,每日賣的糧食不多,都是一開門就被瘋搶走了。”侍衛臉上掠過一絲憐憫之意:“沒有糧食之人隻能去那四家買,那四家,一日之內,便將糧價漲到了百文一升,許多人家因此家財蕩盡。”
“劉琦沒有收集證據?”謝玨淡笑一聲道。
三月二十日報的信,如果說十日之前九皇子的糧食才到了京城,也就是說那四家漲價的時間也有半月。
這個時間,他的人能查出來,就不信劉琦查不出來。
“車統領說,咱們的人在查探之時,還有另外一撥人在查探。”侍衛回道。
“嗯,說下去。”謝玨點頭道。
“糧價瘋漲的時候,也有人提出九皇子的糧食就快來了,為何還要去買那些貴米。”侍衛道:“隨後便有人出來說,那九皇子一定是沽名釣譽,要不怎麼隻聽到說,糧食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雖然這位是皇子,但是在這個時候騙大家,那就真是其心可誅了。”
“大皇子的人說的?”謝玨的笑意淡了下來。
他有些明白了,為什麼九皇子要提前半個月就大肆宣揚有糧食到之事。
“是,馬統領的人已經查到,都是大皇子外祖家的人出來散布的。”見謝玨沒有別的問題,侍衛接道:“當時京城是謠言四起,再加上許多人家過不下去,到處是買兒賣女的。”
“然後,九皇子的糧隊到了京城。”蘇月聲音有些冷的插話道。
“是。”侍衛回道:“九皇子的糧隊四月三日進了京郊地帶,第一個隊伍總共十萬擔糧食,於五日清晨進了京城,在城門,便交付給了劉琦,隨後,劉琦糧店開門,以二十文一升的價格開始平擬糧價。”
“他是從蜀州走長江水運到鄂州,再從鄂州上岸,走陸路到的京城。”謝玨的聲音也有些冷。
大意了。
他隻想著從蜀州過來,必然是沿著長江到鎮江,再從運河上來是最方便的。
所以將江流他們都掉往那邊去監視了。
沒有想到,那位九皇子選擇的是鄂州。
從鄂州到京城,正巧有一條路是從大別山旁邊走,一路都是平原,糧隊的行駛速度可以很快。
隻是,那麼大的糧隊,其人和車都不會少,當地官員卻沒有給蔡炳通風報信?
看樣子,他可是真真小瞧了這位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