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凜冬(1 / 2)

邊城。

連下了幾日大雪,整座邊城如同冰雕巨堡一般聳立在了茫茫雪原之上。

晚間雪舞迷茫之中,一朵朵巨大的煙火在天空中爆開,又帶來了熱烈歡慶之意。

趙皓是入夜時分進的城,進城之後,先是驅馬上了城牆。

將風帽拉下一點,趙皓朝雪原上看了看後,便扭頭朝城內看去。

邊城這一處,原來並沒有城,是宋國開朝之後,趙家為了讓邊關十六關城連接起來,於長城之外的荒原之上重新修建的城池。

右邊是朔州,左邊是榆州,背後則是險峻的高山。

百餘年前,這裏不過是個軍鎮,如今已經發展成了不光有十五萬精銳駐軍,還有二十多萬軍屬和民眾的邊關第一大城。

站在城牆上,可以看見城內那布局嚴謹八縱八橫的格局,城中的屋子樓層都不高過兩層,多以石頭為基石,白雪一覆,便帶了莊重沉潔之感。

不過此時的城內一掃往日的嚴肅,到處燈火通明,隨著一蓬蓬煙火而起,亦是響起了孩童們歡快的笑聲。

而城北之處更是燈火透亮,隔著雪霧,似乎都能感覺那府邸裏人們的歡笑聲。

趙皓的眉頭,緊皺了起來。

噠噠噠的一陣馬蹄聲響,老劉騎著一匹黑色大馬跑上了城牆,在趙皓身邊停住,壓低了聲音道:“剛問了,國公爺將帶回來的五十五萬貫現錢,五十萬都分給了鐵威鐵騎兩營,還有五萬貫給了親衛隊,說是年底給大家的犒勞,並未說是軍餉,其他的兩營則沒有。”

邊城的駐軍是趙家的嫡係部隊,其中鐵威鐵騎兩營又是嫡係之中的嫡係,是由鎮國公親自帶領的,總共十萬人,另外兩營的五萬人則是分駐在了離邊城十裏之外的兩個軍鎮,三年前,便劃分到了趙皓手下。

在趙皓親自帶領衝鋒的幾場惡戰下來,那兩營的人亦是等於趙皓的嫡係部隊了。

他們這些趙皓的親衛,除了趙申那八個自小隨伺的,其餘都是趙皓從那兩營裏挑出來,然後自己帶出來的。

隻是,趙皓是鎮國公的獨子,以後這趙家軍都是趙皓的,他們也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區別。

可沒有想到,趙皓交給了鎮國公五十五萬貫,鎮國公卻是一文都沒有給鐵風鐵林兩營。

而且,趙皓說得很明白,這是彌補這幾個月軍餉的不足,拿了這錢,也就不要想著朝廷會有軍餉發下來。

可鎮國公卻說這是年底的賞賜,也就是說,軍餉會另外發。

這麼一筆額外收入,也難怪這城中的兵士百姓們高興成這樣。

想了想,老劉低聲道:“還有一事,我本來覺得沒什麼,現在看來,隻怕國公爺真有此意。”

趙皓揚揚眉,轉頭朝他看去。

“在武城的時候,”老劉聲音頓了下,將聲音壓得更低的道:“您不是跟國公爺說了,那些錢,是謝爺想打通北戎商道,所以給的孝敬嘛?國公爺他們走之前,小的見國公爺身邊的樸副將找了丁七,說讓給謝爺遞個話,要想邊軍幫忙,以後每年要送六百萬貫的孝敬,還有,跟北戎的交易,淨利潤的七成要給鎮國公府,否則,這事就成不了。”

見趙皓臉色深沉,老劉忙道:“我當時以為那是樸副將自己有私心,這不過是狐假虎威,想著謝爺也不會相信一個副將所說,再說,您不是說不能打草驚蛇嘛?所以,也就沒說。”

這樣的條件,怎麼說都不應該是鎮國公提的啊?

一個商人而已,就算想從跟北戎貿易裏得點利益,這利益也沒有巨大到這種程度。

人家一海商,條件不對,立刻不幹就是,你鎮國公府可還指望著這些錢來彌補虧空呢。

所以當時他也沒有當一回事,隻是更加盯緊了一些樸副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