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吉納可不是一般的人,他過來和丁毅說話的時候,丁毅發現很多人都自動讓開。
兩人一交流,丁毅終於想到他是誰。
這個人丁毅了解過,加大拿石油大亨托馬斯的兒子。
臭名昭著的一對父子。
前麵說過,丁石油丁石化的合作夥伴,沙啟亮他們當年就在國外搞過石油。
第一個合作就是這托馬斯父子。
加大拿這個國家的礦產很富有,在他們西北區,有豐富的鑽石礦和頁岩油。
而他們的石油儲藏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石油多到讓人流口水。
但是全世界好像談論最多的還是中東地區,很少會想到加大拿。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他們很多石油以現階段的技術還不能開采,或者說不適合開采。
加大拿的原油儲量的98%以油砂的形式存在,油砂屬於非常規油氣,開采成本在2005年資料上顯示為20-40美元,隨著技術的提升,目前成本可以控製在20美元以下,雖然和中東平均5-7美元有差距,但是已經隻是略高於E國的12美元,和華帝國的20美元。
另外,根據PFCEnergy2013年的統計資料,加大拿油砂原位開采與露天開采兩種方式全周期保本成本均高於每桶70美元,在開發成本方麵,與世界各其他油種相較處於劣勢。
特別的是,加大拿作為發達國家,其環保意識是很高的,而且加大拿自身的煉油企業無法提煉油砂這種稠油,所以,在加大拿出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自己用的油大部份靠進口,而自生的油卻交給他國。
這樣說可能有點複雜,簡單點說,加大拿自己用的油全部靠進口,然後他們自己的油全部讓別人來開采,收取相關費用。
他們收到的錢,正好用來進口石油,甚至還有多餘,省事省力。
當年沙啟亮在這邊就是認識了這個吉納。
兩人是在一場賭局上認識的,然後吉納感覺到沙啟亮是個華帝國的暴發戶,於是就故意接近交好他,然後兩人就談到石油。
石油是現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經常有人說誰能控製星球上的石油,誰就是星球上的霸主。
所以沙啟亮對這個很感興趣,與吉納一拍即合,兩人決定合做,一起開公司,在加大拿采提頁岩油。
之後雙方一起注資,沙啟亮占了八成股份,拿下加大拿一塊有名的頁岩油。
接著工程隊,機器紛紛進場,沙啟亮興奮無比,做夢都想著盛產大量的石油,然後財源滾滾。
不料等他們正式施工的時候,當地政府和環境主義者上門了,你們那采集方式不環保啊,要加點環保裝置和設備,不然是不允許采集的。
沙啟亮這就鬱悶了,買地之前你們不說,現在油田買下來了,才這樣說,行,我忍了,裝,按你們要求來。
國外不比國內,環保很重視的,國內你如果是個大企業,汙染就算嚴重,當地政府也可能會通過。
沙啟亮知道國外不容易應付,隻能按要求來。
不過這時才知道,如果按要求來,成本達到75美元一桶。
而當時國際油價才68美元一桶。
采一桶要虧七美元。
嗶了狗了,沙啟亮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能幹了。
他連忙去找吉納,想退股。
不過吉納這時也說自己要退股,雙方都要退股,那誰來接盤?
此時當地政府,環境主義者不停來騷擾。
工人們又罷工,覺的環境不好,會有危險,還要發工資。
一連竄事情弄的沙啟亮頭大如牛,糾結了半個月,他忍痛甩賣,把自己的股份以原價兩成給賣了,整整虧了三億多,才跳出這個坑。
回國後沒多久,他才知道,接盤還是吉納父子。
他用這樣的方式騙沙啟亮低價退股,這時再開采,他已經可以保證在兩年內不會虧本,並小賺一筆。
沙啟亮經過那件事後對國外做事就產生了心裏陰影,隻到遇到丁毅,才一起在西巴重新合作。
當年沙啟亮在西巴把這事和丁毅說過一下,丁毅記下了名字。
沒想到今天會在加大拿遇到。
“原來你是德利石油集團的公子?”丁毅想到之後,很親切的握著他手:“久仰大名,我也是剛剛踏足石油業,有很多東西要向你們學習。”
“丁先生在國內也做石油?”吉納大為意外。
“我什麼都做,房地產,石油,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丁毅笑道。
“哈哈哈,丁先生說的對,什麼賺錢我們就做什麼。”吉納眉開眼笑,和丁毅親切的交流起來。
不得不說,當年沙啟亮這種老江湖都能被他忽悠果然是有點本事的,一張嘴說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