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機場(1 / 2)

2008年冬天,一場罕見的低溫雨雪災害席卷中國大部分地區,眾多南方城市被一場白雪冰封長達半個多月,我們的故事就從雨雪紛飛的上海國際機場開始。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米小蘭和許多旅客一樣被困在那裏,遲遲等不到航空公司關於飛機起飛的消息。米小蘭向來喜歡獨來獨往,這次她是準備一個人到海南去見一個朋友的。

因為受阻旅客越來越多,休息室變得越來越擁擠。無休止的等待讓米小蘭很無奈也很困倦,她開始閉目養神。突然,她被一聲巨響驚醒,睜開眼睛一看,發現不遠處有一位中年婦女倒在了地上,現場頓時一陣慌亂。米小蘭是學醫的,她本能地站起來,不過身邊一位50上下的男子已經快她一步趕了過去。從施救手法上判斷,米小蘭知道這個人應該也是學醫的。

米小蘭上去幫忙,那男子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一動,報以溫和的微笑。中年婦女問題不大,或許是過於疲憊導致的暫時性暈厥,很快她蘇醒過來了。米小蘭和那男子都鬆了口氣。

這時候,米小蘭看見地上有一本厚厚的書,應該是他急忙起身救護時不小心掉落在地的。米小蘭彎腰撿起來,正要將書本遞給他,忽然耳朵邊便“轟”地響了一下:《24個比利》?看到這個書名,她的腦子裏飛快地閃過七、八年前與林霜爭執的畫麵。原來,林霜那天說的“24個比利”竟是一本書名?這太不可思議了!

米小蘭定了定神,細看。書是譯本,美國作家的名字也很陌生。“24個比利”幾個字用整整9行橘黃色的黑體錯覺排列,人為地給人以視覺上的震顫感。她的心跳開始加速。

中年男子發現了她的異樣。他笑笑說:“怎麼?你喜歡這本書?”

“我……我不知道……”米小蘭一下子不知道怎麼表達她此刻的心境,臉紅了起來。

男人有些好奇了,玩笑說:“看來,你和這本書有故事。”男人的嗓音溫暖而有磁性,傳遞給米小蘭的感覺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熨貼體驗,這讓米小蘭立刻聯想到了父親這個詞,或者更確切地說,她覺得這樣的聲音應該是父親才該有的,而事實上,她的父親說話的嗓音和這聲音相去甚遠。

這個聲音說得太對了,是的,是故事。米小蘭不由自主地點點頭。

就在這一刻,航空公司的播音響起來了,說米小蘭乘坐的這次航班確定今天無法起飛,公司已經為旅客們安排了酒店,希望他們乘坐統一安排的車前往酒店等待。

“看來,我們的運氣不好。”中年男人說。

“這麼說,你也是這個航班的旅客?”

“是啊。”男子無奈地聳聳肩。

米小蘭猶豫了一下說:“——您看上去像個醫生。”

“哦,是,不過,我是精神類疾病的醫生。”

“精神類?這麼說,您一定是位心理學專家?”

“算是吧。猜得不錯的話,姑娘你也是學醫的?”

“是的。”

兩人說話間,穿著紅馬甲的引導旅客上車的誌願者來了,米小蘭和那位男士一起上了車,他們選擇坐在一起。車開了。米小蘭有想起了那本書,便問:“教授貴姓?您能告訴我那本書是寫什麼的嗎?”

“哦,我姓周,這本書是一部紀實作品,記錄的是一個多重人格分裂患者的經曆。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有關心理學方麵的文學作品,作者是美國作家丹尼爾?凱斯。你看過嗎?”

“沒有,不過,幾年前,我聽說這個幾個字,當時,那個人和我……因為在爭執,都過於激動,所以——說的時候,我並不知道它是一本書名。”

“哦?”

“我曾……為此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想不到今天才明白過來。”米小蘭的心又開始變得很亂。

“看來,這個困惑讓你記憶深刻。”

“是的,其實,不止是困惑。”米小蘭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說,“——我能翻一番這本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