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解決掉煩人的景炎,秦寂言的心情稍好,終於轉身去看焦向笛寄來的信。
焦向笛這段時間被焦大人管得死死的,根本沒有外出的自由,甚至連書信傳遞的自由也沒有。
焦大人雖然專製,但不得不說他這也是保護焦向笛,不然封似錦的事一定會在焦向笛身上重演。
真要出事,焦向笛不一定有封似錦的好運,能遇到一個顧千城。
焦向笛給秦寂言遞信絕對是冒了風險的,當然不會是什麼小事。
焦向笛特意傳信給秦寂言,是要告訴秦寂言,周王和趙王授意他們派係的官員,向皇上推薦秦寂言去處理北齊的事。
套趙王和周王的話,那就是秦寂言不是不想和北齊開戰是嗎?那就去平息北齊的怒火,讓北齊不再滋事。
北齊的貴族被大秦平民打死,這事要不給北齊一個滿意的交待,北齊為了賭口氣,也要和大秦幹一架,到時候就不是大秦想不打就能不打的。
不用想也知,這是一個難辦的差事,大秦的官員和北齊溝通了數個月也沒有成效,北齊一口咬定這是大秦的錯,要大秦賠禮道歉。
北齊要的賠禮可不是一點銀錢,北齊要白銀二十萬兩,牛羊各五萬。
這絕對是勒索,而這也就是大秦不少人說要打的原因,北齊提出來的條件太苛刻了,完全是不把大秦放在眼裏。
大秦內部關於打不打的問題吵了半天,北齊內部也一樣,北齊內部有一部分主張談判,如果能通過談判得到牛羊和白銀,何必打仗?
要知道北齊的人口比大秦少,每一個戰士的傷亡對北齊來說,都是俱大的損失。
隻是,談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北齊獅子大開口,大秦這邊就是給得起也不會給,北齊貴族的命就比大秦人值錢嗎?
死一個貴族,就要大秦陪這麼多銀子,北齊欺人太甚,泱泱大國丟不起這個人,大秦寧可打也不會給這筆賠償。
事情就這麼僵持著,不得萬不得已,北齊輕易不會出兵,隻叫囂著要大秦給他們一個公道。
本來老皇帝最近已經厭煩了和北齊扯皮,決定和北齊幹一架,把他們打怕了再說,可是秦寂言卻出手打消了老皇帝攻打北齊的念頭。
仗不打了,那就要繼續派人去和北齊談。本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怎麼也輪不到秦寂言,可誰讓秦寂言公開阻止戰爭,趙王和周王一看機會來了……
秦寂言讓他們撈不到軍功,發不了戰爭財,那他們就挑撥朝臣,讓老皇帝派秦寂言去處理這件事,到時候……
不管秦寂言賠給北齊多少銀子和牛羊,他們都可以就此事攻擊秦寂言,說秦寂言丟了大秦的臉麵。
這個差事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焦向笛得知後,第一時間傳消息給秦寂言,好讓秦寂言有時間布局,趕緊找個替死鬼接下這差事……
當然,焦向笛能這麼順利的把信傳到秦寂言手裏,這裏麵絕對有焦大人的功勞,要沒有焦大人許可,焦向笛別說信,就是一根頭發絲也傳不出來。
秦寂言看著信,無聲一笑:這算是今天收到的,最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