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看起來有些破破爛爛的中巴車顛簸在坑坑窪窪泥濘的鄉村公路上。
天空中還飄著毛毛細雨,透過起霧的車窗,依然可以清楚地看見車裏麵的景象。
趙水安就在這輛中巴車裏麵,他的左手邊,也就是靠窗的位置上坐著的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她也就三十多歲吧,全身都圍裹在厚厚的棉衣裏,再加上高佻的身材和漂亮的臉蛋,絕對算得上讓人一眼就念念不忘的美女。
還是第一次跟長得這麼貌美如花的美女同坐,這麼近的距離,惹得趙水安眼光時不時地悄悄朝著旁邊瞟上幾眼。
有一次,這位貌美如花的美女似乎已察覺到了趙水安那有點色眯眯的目光,突然轉過頭來,正好跟趙水安的目光對上,表情中帶著微佯地瞪了瞪趙水安,一下子弄得趙水安十分的難為情,滿臉通紅急忙低下了頭。
自此,趙水安再也不敢偷偷地盯著身旁這個貌美如花的美女看了,而那靠窗邊的女人直接就把頭轉過去啦,看著窗戶外的景色。
就這樣,一路上同坐的兩個人就沒有再說過一句話,氣氛非常的沉默。
……
“師傅,我們到了,要下車,麻煩在前麵刹一腳!”
車裏麵一個挑著扁擔的老頭子站起來大聲地喊了一聲,中巴車開始減速慢慢地靠邊停了下來,車門打開,老頭子慢慢攙扶著老伴一起下了車。
中巴車是在縣城開始發車,就是一路順著這條坑坑窪窪泥濘的路一天得要跑兩個回來,這周邊的農民就是依靠著這輛中巴車作為交通往來。
從縣城裏麵走的時候,車子裏還是十分的擁擠,途經了幾個較大的鄉鎮之後,車上的人也就少了很多。
車上人變少了,車上也就空出來了很大的空間,也就沒有之前那般沉悶啦。
“小哥哥,你這是要到哪裏去呀?”
在趙水安右手邊上坐著的一個看起來差不多十七歲的小姑娘湊了過來,笑嗬嗬的主動攀談起來。
之所以會這麼問,是由於趙水安身上的穿著打扮跟車上的這些人全然不一樣,那個年代這些人都穿得很老氣。
而趙水安看起來就顯然要潮流得多,內搭白色打底衫,下身穿黑色小腳牛仔褲,褲腳束進了白色中筒靴內,外穿一件長長的格子風衣,呈現出一絲的複古風情,顯然就不會是這鄉裏鄉間的農民。
“到趙果灣去。”
趙水安十分禮貌地對著坐在右手邊的小姑娘笑了笑。
這句話一出來,這個車裏麵其他的乘客全都感到非常的驚訝,全部都朝著趙水安投來了或是不解或是稀奇或是十分惋惜的目光。
一路上都把頭朝著窗外看的同坐女人聽到“趙果灣”這三個字,也瞬間就把頭給轉了回來,這一次竟然主動地開始打量起趙水安來。
“在這十裏八鄉的,趙果灣那可是個出了名的窮地方,你一個人到那裏去幹嘛。”剛剛提問的小姑娘隨口說道。
車子裏的其他乘客聽到趙果灣的名字,也全都跑上前來向趙水安不斷地詢問。
說到趙果灣,在十裏八鄉都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外村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到趙果灣,趙果灣出嫁的姑娘也都不願意回娘家,趙果灣太窮了,家家戶戶都是土房子,上邊搭著茅草,又是鹽堿地,收成不好,遇到好年成,麥子能收八百斤,遇到壞年成,隻能收個四五百斤,趙果灣又長期奉承著多一個人多一個勞動力的原則,所以即使在後來計劃生育政策已經開始嚴厲推行的年代,趙果灣的年輕家庭中,每家每戶依然至少有三個孩子。
“小夥子,看你身上穿得光鮮亮麗的一看就知道是城裏人,怎麼就要跑到趙果灣來啦?”
“你該不會是要到那窮山溝裏去做支教的老師?”
趙水安依舊跟之前一樣滿臉笑容,對於剛才車上這些人所說的話並沒有放在心上,依然大大方方的說道。
“我就是趙果灣那裏的人,自小就是在灣裏麵長大的,現在已經學成歸來,就是專門回到趙果灣改變貧窮落後的樣貌,讓趙果灣從這方圓十裏最貧窮的村莊,成為最富裕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