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嘛蒙(2 / 2)

但是已經很不錯了,不難想象,到公盤開始的時候,這裏跟緬甸幾乎是完全可以相比的。

我看著一排排大原石,上麵很多都畫了手鐲的圈位,一個個的,很容易迷惑人,黑烏砂原石的個頭與其他原石相比,大個頭的相對多些,所以想象空間便大些,很多人便想賭手鐲,認為能賭出手鐲的機率高,其實這是一個思維偏差,它不象買布做衣服,買多少布便能做多少衣服。而賭石能否出手鐲,因素很多,就算能出手鐲,手鐲的價值如何更重要,所以,挑選黑烏砂還是要以種水的老嫩重要,出不了手鐲,做掛件也值錢。

而且黑烏砂底灰、肉粗、種嫩的相對較多,但有色的原石也不少,所以很多人喜歡買黑烏砂賭色,你若經濟條件允許,賭色時切莫忘記有色必須要有種水,這樣的賭石才能大贏,當然價格也會很高,垮的時候會虧很多。

因為黑烏砂變種很神奇,有的相差僅幾厘米,便是兩個世界,所認底子便顯得很重要,就算種嫩些,但肉質細膩,無棉無雜質,看起來溫潤亮澤,也可彌補種嫩的缺陷。

這裏的料子幾乎無人問津,因為都是大料子,小的也有六七十公斤,就算是按照公斤料來算,一公斤三百,這樣的料子也要好幾萬了,所以,來這裏的人,幾乎都是看為多。

我看到一個人走過來,說:“先生,我是這片區域的負責任,你喜歡什麼料子?我幫你介紹。”

“不用,我自己來就好了。”我說。

他笑了笑,沒說什麼,我走在貨架前,看著當做盆栽一樣擺放的原石,覺得很有美感,廣東人確實會做生意,把原石這樣擺,很賞心悅目,已經自然的把料子當做一件藝術品來銷售了,很聰明。

他們都跟著我的腳步走,沒有人說話,都看著料子,但是臉上都是疑惑的表情,不知道那塊料子好,那塊料子差,我也沒看到好料子。

突然,我停下了腳步,看著眼前的這塊料子,很大,像是一塊佳潔士的肥皂一樣,長方形的,有四十公分高,二十公分寬,皮殼黝黑,這塊料子算是搶眼的料子了,很鶴立雞群,所以我一眼就看到了。

但是料子有點瑕疵,我轉著圈,彎著腰看著料子,這塊料子點狀鬆花明顯,水頭也還說得過去,隻是給人感覺沙亂,裂多,癬多,肉少。

我打開燈看料子的皮殼內部表現,打燈隻見鬆花有水,其餘地方不是透光,說明是癬夾綠,我又往下麵看,發現下麵原石的皮殼更上麵的原石皮殼不一樣,原石一半色深,一半色淺,我推斷一半癬一半肉。而且,上麵的部分沙粗亂,癬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的,基本都是癬,隻有尖角下陷的部位看見沙細,應當有肉。

我看著料子,捏著下巴,很難搞的一塊原石,表現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各一半吧,但是癬跟鬆花都很多,而癬又不能算是瑕疵,我看著這個癬,用手摳了一下,能摳下來,應該是活癬,如果是活癬的話,那麼這塊料子就是極品的堵料。

而且,還有鬆花,這個點狀的鬆花很喜人。。。

黑烏砂有一種表現,是其他原石所沒有的,緬旬人發音叫“通”,表現為原石皮色烏黑有鬆花,鬆花顆粒粗大凸起,呈不規則排列,顏色豔陽,鬆花下看不到種水,鬆花的種水則很好,緬甸人認為這種石,解之傾家蕩產,或解之富可敵國二種極端。

我爸爸就是因為這種料子傾家蕩產的,我揮揮手,盡量去掉負麵對我的影響,我看著料子,應該不是老帕敢的,我在仔細看皮殼,突然,我看到上麵好像有斷口,我就踮起腳,朝著上麵看,因為擺放的很高,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看到頂上麵的斷口。

我打燈朝著上麵開,看到皮殼的斷口很好,是天然的斷口,不是人工切斷的,斷口再度風化,依稀可以打到種水,種水已經化開,在黑處打有四分水,種老,有幹味,部分地方飄有綠花,料斷口上平整,斷口的表現極其的好。

這個商家真是眼瞎,為了求整齊美觀,卻把斷口給掩蓋了,有這個斷口,料子極其好賣,我已經知道是什麼場口的料子了。

嘛蒙的料子,目前市場所見烏砂玉均產自麻蒙。黑烏砂黑中帶灰,水底一般較差,且常夾黑絲或白霧,綠色偏籃。

但是這塊料子,就是個例外,因為他有斷口,是第一層的斷口料,也算是黑烏紗種很難得的。

我心情很激動,居然讓我碰到了這麼大的嘛蒙斷口料,看來,老天爺在幫我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