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收了?(2 / 2)

太學作為熙平的最高學府,所教授的東西已非最基礎的四書五經之類,所涉及的東西,從各國史論,詩歌,文論,書法到深一層次的騎射,禮儀,兵法,政論。許綏寧請來翰林院幾乎是最淵博的學士來做博士講經授道,重視程度極高。寒門子弟每日寅時起身,三更才寢,不亦樂乎。大多富家子弟卻叫苦不迭。

太學將幾門學識分了科類,文類武類,任選其一,側重不同,有興趣的也可以兼聽。

常洛選了文類,更著重學習其中的政論,有時也去蹭蹭武類裏的兵法。

太學之中,多數人是要將來步入官場的,常洛也是如此。因此,在太學之中,鋪好人脈,至關重要。許多人把自己的子弟送進來,就是這個目的,要能捎帶學上點學識就更好不過。因此開學沒幾日,這些子弟們脾性收斂了多少,學了多少學識沒人清楚,紛紛抱好了團,結了“同好”,倒是一目了然的。

在這幾天中,有幾個人格外引起了常洛的注意。其中兩個,一個是寒門子弟中的鄔桐,才識過人。一個是陸尚書家的幺子,陸陌。

陸陌在一眾學生中並不突出,常洛卻偏偏注意到了他。這個人,表麵放浪形骸,不學無術,一副毫不在意的浪蕩子樣,每天跟著一群富家子弟胡吃海喝,然而卻在幾件小事上表現了別人難以比擬的精明。

一群太學生中,有很多人對常洛親近。寒門弟子中多是聽聞了她的才名,前來切磋學識,那些子弟則單純是因為她是這太學中唯一的女學生,閑著無聊,來找她逗個趣。陸陌同他們一樣,常常打著看美人的旗號來接近她,實則卻是在試探,是否有與她交這麼一個“同好”的意義與可能。偌大太學院,隻有他一個人是這麼做的,其餘的人知道常洛有才,卻不認為一個女人,將來在官場上會有什麼大作用,自然也就沒有拉攏她的念頭。

因此,常洛對待陸陌的看法越加堅定,這個人,她必定要籠絡過來。

很快,學生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麼多的學生向常洛示好,常洛卻獨獨青睞陸陌一人。這樣一來,說常洛中意陸陌的話,在太學裏就迅速傳了開。

陸陌表示常家大小姐眼光不錯。

常洛淡然的好像什麼也沒聽見一樣。

許綏寧聽見後隻是淡淡一笑,不予評價。

太學裏傳了開,自然也就落到了某些人的耳朵裏。

某人一邊聽著旁邊屬下的回報,一邊嗑著瓜子,聽完後,向旁邊一伸手,立刻就有人上來遞過手巾。他擦過後,隨意一拋,立馬被人接住。

隨後周圍站著的人就聽見他們主子說:“做學生就是好,日日裏閑的沒事兒做,哪像本相,日日裏處理事務忙的焦頭爛額,看來得讓他們有點事情做起來了,省的這麼無聊。”

忙?焦頭爛額?一個悠閑躺在這兒嗑瓜子的人說出這種話不害臊嗎?主子您想整人就直接說好了,何必這麼委婉呢?

太學這邊,似乎依舊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