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了指間夾著的香煙,嚴方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後這才繼續開口說道:“算起來,清泉村可是我們今年下地的第一單,保證給易書記你整得漂漂亮亮的!”
那我就謝謝嚴老板了,隻要活幹得好,我多給弟兄們結點工資。”
“哈哈哈,好說好說,看不出來易書記性子也這麼豪爽,沒問題,既然易書記都這樣說了,那今天這活說啥我們也要給易書記弄好。”
就在兩個人說話的功夫,剩餘車上的司機們也紛紛下來了。
嚴方轉過頭去,對著身後的司機師傅們喊道:“剛才易書記說了,隻要咱們把活整得漂漂亮亮的,易書記就給咱們多發點工錢,好不好?!”
“好!”
回答他的,是司機師傅們整齊劃一的呐喊聲。
“開工!!!”
隨著嚴方的大手一揮,司機師傅們迅速行動起來,開始把貨鬥上的打田機轉移到地麵上來。而易天宇則全程站在旁邊,既是學習,也是好奇。
之所以今年清泉村需要打田機上陣,除了道路修好了可以下機器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泉村進行了耕地的重新劃分。
早在當初修建水渠的時候,易天宇就把耕地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調整,把應該保留的耕地繼續保留下來,不應該繼續耕種的耕地另作他用,然後又適當開墾新的耕地作為補充。
秉承了科學種植和管理的原則下,清泉村的耕地進行了這樣一番調整以後,耕地的分布更加合理,也更有利於管理和種植。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力和畜力來翻耕土地,顯然不再是一個好的選擇。機器的作用在此刻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下,易天宇才會提前那麼久就打電話給嚴方租用打田機。
看著七八輛顏色各異的打田機沿著田裏新修的泥巴路緩緩下田,同樣聞訊趕來的清泉村村民們也圍攏在田壟上,第一次實際感受著科技和機器的力量。
看著原本需要自己一個上午甚至是一天才能平整好的土地在機器的工作下,就像溫順地小綿羊一樣聽話,不大會功夫就被翻了個底朝天。
不少在清泉村種了一輩子田的老村民們眼眶泛紅,以前他們不是沒有聽說過機器厲害,但是那個時候的清泉村一窮二白,又怎麼能夠用上現在這種現代化的機器呢?
僅僅隻用了兩天,清泉村的所有耕地全部被翻耕平整完畢,接下來隻需要利用水渠往每一塊田裏放水浸泡土壤,等土地徹底鬆軟了,就可以開始拋種水稻了。
本來這件事情值得清泉村上下慶祝,但是農忙時節,一切都以地裏的農活為最高的目標。甚至於就連易天宇都暫時停止了實驗室的研究工作,跑到田裏幫村民們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