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劉金山這句話,易天宇這才放心地把透明的燒酒倒入這位劉隊長麵前的酒杯裏。
在一片主賓皆歡的氣氛中,易天宇和劉金山酒過三巡,這話匣子也算是打開了。
“易書記,我老劉有啥說啥,不瞞著你。在你沒來清泉村當村支書之前,這清泉村以前的村支書也來找我談過給清泉村修路的事情。”
說到這裏,劉金山夾了一顆油炸花生米丟進嘴裏吱嘎吱嘎地嚼了起來。
“但是那些人一看就不是想要真心實意辦好這件事情的,地圖也沒有,數據也沒有,甚至實地勘測也不給我們做。就光一張嘴在我們的接待室裏嘚吧嘚的,這樣子哪能辦成事呀!”
“但是這一次,易書記,我看你的架勢,我老劉就知道,你是真心實意想要把這路修起來。不說這地圖和實地勘測的事情,你能夠跟著我們在這山路上走上兩個多小時,我老劉就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踏實能幹,不怕吃苦的村官。”
“嗬嗬,劉隊長,你這話我認為不對。我是村支部不假,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就可以坐在清泉村的村民們頭上胡作非為。相反,我身為村官,就是清泉村村民們的公仆,自然要為落村民們謀取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不得不說易天宇就是高材生,說起話的水平遠超劉金山的見識,聽到眼前這位年輕的村支書居然能夠說出這樣一番壯語出來,劉金山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人。
而這種敬佩在接下來的兩人談話和交流中,不斷被放大,最後讓劉金山對眼前的這位大學生村官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這位年輕的村官是國內頂尖名校華清大學的博士,不管走到哪裏,都是炙手可熱的人才。他想要在城裏找一份好工作,談個好對象,那簡直就是易如反掌,和自己吃飯喝酒打屁一樣簡單。
可就是這樣,這位年輕的高材生放棄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來到清泉村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貧困農村來,隻為了帶領村民們奔向小康社會。
劉金山不知道如何描述易天宇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在他看來,這絕對是一位已經從金錢地位中跳脫出來的人。
如果換做是自己,那自己肯不肯放棄這樣的大好前途,來到清泉村呢?劉金山一邊喝著酒,一邊問自己同樣的問題。
但思來想去,劉金山發現自己做不到,於是他對做到了這件事情的易天宇愈發的敬佩起來。
“易書記,你放心,清泉村的修路工程,我們隊裏絕對會按最高標準給你建好。等明天夏種開始之前,你絕對能夠看到一條水泥路出現在清泉村,出現在我們的腳下。”
隔著麵包車的車窗,劉金山對著車外來送行的易天宇拍著胸脯,立下了軍令狀。
“好好,那我到時候就等著劉隊長你的好消息了。馬技術員,你慢點開,千萬要小心駕駛哈。”
叮囑了握著方向盤的馬才一句,易天宇和郝大勇兩人便目送著那輛沾著黃泥巴的麵包車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