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世初起,少年遊俠(1 / 2)

一年。

帝崩。

天下大亂。

天哭而泣血,地動而迸裂。

是日,日月隱而群星散。

天地無光餘三日。

東伯國有一郡,郡名樂安。

樂安郡有一莞江,連貫五國十九郡,樂安郡在其中遊。

莞江浩浩蕩蕩,寬有百裏,不記其長。

樂安郡莞江旁有一柏樹,高約百丈,樹冠如華蓋,鬱鬱蒼蒼,柏樹下有一繈褓。

繈褓嶄新,裏麵有一個熟睡的嬰兒,嬰兒呼吸微弱,小小眉頭時不時的緊皺。

後有一老伯,拾嬰撫養。

三年。

天下亂。

有道音傳寰宇諸天,聲如黃鍾大呂,直擊人心。

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有紫氣東來三萬裏,也有無量佛光照西方。

原是百聖傳道,授天下傳承。

諸天有悟者。

或有劍氣綻放三百裏、或有道音嫋嫋八百丈、或有重瞳綻精光、或有龍鳳呈祥入體來等等,天下妖孽齊出三年。

道傳寰宇四十九天方才停歇。

樂安郡有一村,村名小楊村。

小楊村有一個三歲小孩,此刻正在村內與其他小孩嘻嘻玩耍,忽聞道音,呆滯片刻,突然又喜又悲,又笑又哭,吃喝拉撒不知潔淨,如此三月方恢複正常。

被村內夫人婦人稱為傻子,不讓自家小孩與其來往。

隻有自家老伯悉心照料。

五年。

天下稍安。

有十二萬九千六百隱者,出百聖門下,立於諸天寰宇,昭告天下,建聖門,代聖收徒,收天下英才。

有豪傑觀諸天,指曰:“彼可取而代也。”

有隱者聞,低頭俯瞰蒼茫大地,遙遙一指,那豪傑化為齏粉。

諸天眾生愈加唯唯諾諾,不敢造次。

小楊村內,楊祐觀諸天,手中撒下雞飼料,目漏不屑。

有公雞咯咯咯,低飛叨楊祐,楊祐吃痛,專心灑雞飼料。

一十六年。

天下太平。

小楊村內卻是發生了一件白事,有一老伯去世了。

那老伯是村中德高望重之人,雖有威望卻家徒四壁,膝下也無兒女,隻有一個十六年前撿回來的一個孩子。

村中村民也就各家湊湊銀錢把老伯給入了土,又看那少年可憐,也分了他幾畝田。

少年叫楊祐,這楊祐也不知趣,幾畝田地雖然入了他手,可他不知耕耘,反而日夜想那行俠仗義這等不切實際之事,讓村中人恥笑,人人稱:豎子。

村中同輩也不與他來往,他一人早出暮歸,一不耕田,二不務農桑,愈加遭村民嫌棄。

楊祐天天在田間地頭拾取一樹枝木棍淩亂揮舞,有時有幼童觀看眼中頗為憧憬,卻被家中長輩勸說回家,回到家中說道:“這是夏姬霸亂舞,不許觀看。”

如此三月,夜裏。

楊祐在家中庭院觀星,隻見天上星星璀璨,銀河橫貫,星光灑下光輝把楊祐籠罩在內,楊祐身後是一個茅草屋,看起來搖搖欲墜,也是遮不了風雨的寒舍,真正的寒舍。

楊祐突然一刺,手中樹枝宛若羚羊掛角一般刺了出去,看似平平無奇,卻又難以捉摸。

“吾道成矣!”

少年楊祐放下樹枝,負手而立,星光籠罩,恍若宗師。

又有白氣從楊祐頭頂發散而出,他身上布衣鼓蕩,身體中卻是有一股暖流出現,從丹田起,流通身體經脈,運行無誤,有勁風鼓動衣衫,更加像宗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