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三年前開始,銅陵花重金翻建修繕整個古鎮後,倒是引來了不少遊客。
如今,銅鄰旅遊協會又想把大通古鎮打造成類似烏鎮、橫店之類的古裝劇取景地。
為了達到這一戰略目的,銅鄰官方製訂了一係列的宣傳計劃,邀請華夏旅遊協會來銅鄰舉辦交流會,隻是眾多宣傳計劃中的一部分而已。
不過,那些都與姚禹沒什麼關係。
他隻負責飲食。
在銅鄰旅遊交流會的第三天,當姚禹帶領團隊搞定了最後一餐宴席之後,元智公關便把這次的酬勞尾款打到了姚禹賬上。
兩天半的時間,入賬二十萬,幾乎抵得上某人好幾個月的仁和館分紅。
當徐雲樂知道原來姚禹的出場費這麼高,頓時羨慕得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姚禹拿到錢後,馬上就轉手給徐雲樂打了兩萬,給秦鳴打了三萬。
雖然,如果隨便找兩個實力在線的副廚也要不了這麼多錢。但姚禹一向沒有虧待自己人的習慣,辛苦費自然是給的足足的。
交流會結束後,袁德維也得到了三天的假期。
姚禹三人又在山莊酒店住了一晚,然後第二天便跟著袁德維一起前往遲州拜壽。
……
遲州,九華山下。
有一處名叫南陽鄉的地方。
退休之後的畢澤濤便居住於此,頤養天年。
畢澤濤的住所是仿造徽州古建築建造的。高牆深宅,白牆黑瓦,又是臨河而建,很有一派古舊煙雨的韻味。
據說,當初畢澤濤為了在山腳下建造這麼一處宅子,可沒少花錢買地。
“好氣派的徽派宅院!這裏麵至少有三進院落吧。”當姚禹來到畢澤濤家門外後,望著眼前的高大門樓,不禁讚歎。
袁德維笑了笑說:
“那你可就猜錯了。這裏麵共有五進院落,四個‘回’字形天井,上下兩層,共有五十七間房!”
“畢老前輩家這麼大?這麼多房間住得過來嗎?”姚禹吃驚道。
袁德維說:
“畢老先生的這棟大宅院不是自己住的。”
“前麵的四進院落一開始就是準備當民宿用。隻有最後一進院落,才是畢家自己人日常起居的場所。”
袁德維說著,開著車繞開了畢宅的正門。
他一邊沿著一條小巷向畢宅後門駛去,一邊解釋道:
“畢老爺子當年想得很長遠。他這處宅子背靠九華山,正對著方向,九公裏外就是黃山的太平湖。”
“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這裏都不缺少遊客。”
“而且,他家的宅子是完全仿古建造的。現在的小年輕們就喜歡住這樣的民宿。平常他們家的生意也是很好。”
“不過現在不是要辦七十大壽了嘛。要招待諸多賀客。”
“畢家就提前把第三進、第四進院子空了出來。這兩天我們就可以住在第四進院落。”
“原來如此。畢前輩真的厲害。”姚禹聽了這番話,由衷感慨。
畢澤濤的廚藝是經過時代驗證的。
照這麼看,這位老爺子的商業頭腦也不錯。
說話間,袁德維便將車停到了畢宅後門附近的停車場。
姚禹三人下車,正準備拎著行李進去,這時卻又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嗯?
陳冬雪?
她怎麼又雙叒叕在這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