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起(1 / 2)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七國分,合於秦;秦末楚漢爭,歸於漢;漢末三國霸,終於晉;晉末南北劃,統於隋。

往事越千年,人多已不識。在歲月的衝洗下,有很多過往的曆史已經模糊,需要後來者去一一搜集整理。此刻,我們要說明的便是那南北朝末年至隋朝的往事。關於這段往事,前人之述備矣,本不必再多筆墨。然吾觀史書,卻得不一結果。今把所得,撰寫出來,權為個人之言。

這段故事的起點是從皇宮中一座大殿裏的兩個人的對話開始。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天氣很好,皇宮各處的行人來來往往,看起來心情都不錯。

“皇叔,這段時期,幸好有你幫忙治理國喪,要不然朕真的不知道要如何才好。現在,先帝的喪事已經處理完畢,接下來在治國理政上,朕有一些事要問皇叔,不知皇叔意下如何?”

在皇宮的正武殿裏,皇帝宇文贇坐在行榻上正與一旁坐著的齊王宇文憲說著近來的一些事。

多日前,先帝宇文邕聽聞突厥人意欲南下,侵擾邊關,他不顧眾大臣反對,親率大軍前去,不料大軍行至中途,身體不幸患病。在折返回到京城長安後,因為時日過長,醫治無效,駕崩於當晚。

先帝崩,新帝立。在處理完先帝的國喪以後,這位才剛步入弱冠之年的宇文贇登上了皇位。成為皇帝以後的他,開始著手實施很久以前就在他心中存在很久的計劃。

撲通一聲,剛才還是坐著的宇文憲,突然間就跪在了宇文贇的身前,“陛下這樣說,真的是折煞我了。為君分憂,這是臣下分內事。”

“皇叔您這是做什麼,朕不過就是隨便說了幾句話,你何必這樣。父皇在世的時候,常說皇叔足智多謀,是社稷的棟梁之才,現在正是皇叔出力的時候,還望皇叔莫要推脫才是。”宇文贇一邊扶起宇文憲,一邊說道。

“既是如此,那臣就說幾句。”宇文憲重新坐定以後道,“現今陛下初登大寶,臣以為有兩件事要做好。其一,是京城之外,那齊地雖平,但偽朝餘孽還在,為防其死灰複燃,微臣希望陛下擇一良臣前往那裏好生安撫。說到安撫,陛下倒也不必憂心,先帝在時,便已經製定好方略,陛下隻須依策而行,倒也不會出什麼問題。等把齊地完全化入我國後,積蓄國力,等南陳有變,陛下命一上將,則天下一統不是難事。屆時,海內唯一,陛下也便成就萬世之功;其二,則是京城之內。近些年來,世家顯貴權勢日盛,臣觀隨國公普六茹堅有異心,望陛下要早做準備。以免到時候危及自身,禍延我大周天下。”

“皇叔是覺得普六茹堅不忠?”宇文贇帶著疑惑問道。

“是的,陛下。此人先帝在位時,便想要除去,不料因為種種事端沒有下手。今日陛下臨朝,當繼先帝之心,除卻叛逆之人,讓我大周天下傳之萬代。”宇文憲不為所動,繼續說道。

“可普六茹堅是朕嶽父,女兒是朕皇後,你讓朕如何下得了手。”雖然心中早已經有謀劃,但此刻的宇文贇歎了一口氣,頗為無奈的說道。

“陛下,姻親又如何。陛下嚐讀史書,當知,漢有諸呂作亂,晉有賈後禍國。君王以天下為重,豈能以兒女私情為先。”宇文讚這個時候站起來,厲聲的說道。

“皇叔,你這是做什麼。莫激動,坐下來,我們好好說。你說的這事,朕一直都在想。不過,此事重大,當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宇文贇抬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皇叔,示意他坐下,不要那麼著急。

到了此刻,宇文讚算是明白了自己這個叔叔的意思,所以才那樣說道。

“陛下既然明白,那臣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凡陛下有所命,臣無不遵從。”宇文憲拜服在地說道。

在聽完宇文贇的最後的話語後,宇文憲頓時明白了皇帝所想。於是幹脆利落的不再多言,隻說聽命。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要是還不明白,那真的就算太蠢!宇文讚今日召見,不過是試探,不過是為了尋求朝中力量的支持。

“好。”

宇文贇這個時候也不再多加掩飾,很是直白的說了這個一個字。

後世史書在記載這件事的時候,寫道:“帝聞憲語,大喜。”

說到這裏,就要說一說這普六茹堅是何許人也!普六茹堅不是旁人,正是那後世隋朝的開國國君。講到此處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隋朝的開國之君不是叫楊堅嗎?你怎麼能說他是隋朝的開國君主,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個,諸位會這麼想,那也沒錯,畢竟這段過往,以前的時候很少有人提及。這裏,小生就給諸位講講。